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

更新时间: 2024-06-02 13:28:53

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

1、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2、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3、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5、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介绍

1、介绍:《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中国饮食文化概论》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向社会之后至今已第7次印刷。《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是我20年前《中国饮食文化》书稿的节略改写。后者20章,70余万字,是本人在读书和教书过程中逐渐完成的,近年用为研究生授课讲义。

2、6个年头以来,笔者听到了许多执教者对《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一书的反馈意见。而本人也一直在饮食史、饮食文化的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思考与深入实践之中总结提高。于是有了今天的这个修订本。

3、使用者会注意到,修订本较2003年本在体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且修正了前者的诸多校对、印刷失误。应当说,修订本在利于教学使用、研究参考方面有了新的进步。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有哪四大原则

1、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2、饮食养生: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3、本味主张: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隽美之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先秦典籍对此已有许多记录,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一书的《本味篇》,集中地论述了“味”的道理。

4、孔孟食道: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标签: 中国 饮食文化 哪些 特点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