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中国人的饮食特性:南来北往各不同

更新时间: 2024-06-04 03:16:01

中国人的饮食特性:南来北往各不同

“南米北面、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这句话往往就可以直接概括整个中国的饮食习惯,自古以来南北的温差以及文化的差异也就导致了许多的不同,饮食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

那么,本期中国饮食文化一起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特性。

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

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结束语】中国南北、东西的饮食都是不一样的,也正如同我们与外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同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适宜的饮食方式。

为什么中国人一接电话就说喂

第一:这是有来源的,世界上第一次中国通话是由贝尔公司实现的,贝尔亲自拨的中国,中国接通了,贝尔下意识地说了一声喂,这声喂通过电线传到了大洋彼岸,世界沸腾了,使用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纷纷效仿,接起中国先说喂,一直到今天。

第二:其实 喂 是试探线路通不通畅。因为以前中国线路不好,之后就养成了习惯。

第三: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在接到电话时会说“喂”来打招呼。

古代中国人有哪些娱乐方式

1、骑马,一种出行方式,是人对马的一种驾驭,让马来作为人的代步工具,从而达到长途跋涉,快速行进等目的;

2、射箭,即箭术,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准确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射箭运动;

3、流觞,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

4、风筝,放风筝可谓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七十回中说:“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

5、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标签: 中国人 饮食 特性 南来北往 不同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