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

更新时间: 2024-06-15 23:16:01

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干涉现象通常表现为光场强度在空间作相当稳定的明暗相间条纹分布,有时则表现为,当干涉装置的某一参量随时间改变时,在某一固定点处接收到的光强按一定规律作强弱交替的变化。

光的干涉现象的发现在历史上对于由光的微粒说到光的波动说的演进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801年,T.杨提出了干涉原理并首先做出了双狭缝干涉实验,同时还对薄膜形成的彩色作了解释。

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分类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方向反射:介于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反射称为方向反射,也称非朗伯反射,其表现为各向都有反射,且各向反射强度不均一。

表面平滑的物体,易形成光的镜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强光,反而看不清楚物体。

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

日落后暂时能看见物体,乃是因为空气中尘埃引起光的漫射之故。无论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都需遵守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什么是光的吸收定律

光的吸收规律是指原子在光照下,会吸收光子的能量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的现象。从实验上研究光的吸收,通常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在物质上,测量光强随穿透距离衰减的规律。

光的吸收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中有广泛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可得到高灵敏度的定性或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如吸收光谱分析、分光光度测定、比色法等。吸收光谱的线型也可用于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研究金属中电子的运动及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等。

什么是光电门

光电门是由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接收元件组成的传感器,当二者之间没有物体阻挡时,接收元件受光照射,输出一个低电平,若二者之间有物体阻挡时,接收元件不受光照射,输出一个高电平。将光电门和计时器结合,可用于记录物体的移动速度。

标签: 什么 干涉现象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