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客家人的习俗

更新时间: 2024-06-02 15:43:02

客家人的习俗

1、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有客家春节、客家年之称。客家山歌节、客家还花炮等都是客家节日活动。

2、农历十二月廿五开始为入年假。入年假后,农户都暂停下田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村庄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家家户户开始筹备柴片、食油及过年食品,采购猪肉、鸡、鸭,炸豆腐、蒸年糕、做米馃等,

3、尤其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打扫卫生,清洗门窗、地板、家具等,叫做“扫尘”或者叫“打弹煤”(“弹煤”即火烧烟熏后的灰尘),男女老幼还要理发淋浴换上新的或清洁的衣裳,干干净净过新年。在此期间,左邻右舍之间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客家人立春吃什么过节?

客家人的习俗

古时候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北方,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迁徙到了南方,所以客家的文化既有南方又有北方的特点,二者融合创造属于客家人自己的饮食,在这其中逢年过节的饮食食俗最为体现特点。除了那些广义上的重大节日,即使是节气立春这类的日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交春

赣南、闽西地区的客家人习惯将立春这一节气称之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节气的三侯(五天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来的时刻。交春之时,客家传统习俗需家家户户放爆竹相迎,闽西三明客家更对天礼拜,名曰“接春”。

这一天,当立春时刻到来时,赣南客家人那怕是在半夜,人们也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着便摆春酒,吃春卷,旧时还要耍春灯,相互庆贺。“接春纳福”吃春饼喝春酒习俗。春饼在晋代就有记载那时叫春盘,又称五辛盘。到明清时期,春饼卷裹好菜蔬入油锅炸,再入食又称“春卷”。

珍珠丸

“珍珠丸”是福建连城传统风味名点,是城关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食品,素负盛名。特别是客人至时,当地群众常以此招待,以示尊重。因其外层裹糯米,晶莹剔透如珍珠,故名“珍珠丸”。

艾糍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采下来将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糍”。

潮汕人和客家人的区别

1、从相貌上,潮汕闽越成分较大,客家畲族成分较大,潮汕客家皮肤相对较白皙平均身高偏高,其中潮汕平均身高为三大族群最高;

2、从饮食上,潮汕口味较广,从重口味的各类生腌到各类海鲜,而客家口味较偏咸;

3、从性格上,潮汕海洋性格更为浓厚,相对激进;客家是大山性格,相对沉稳;

4、信仰方面,潮汕人初一十五要上香,各路神明众多,祭品丰盛,攀比现象严重;客家人相对拜祭较少。

客家人的糍粑是什么做的

客家糍粑做法:

用料:

主料:糯米420克、水220克。

辅料:鲜奶30克、豆沙适量。

调料:色拉油1大匙、花生粉1/2杯、糖粉1/2杯。

步骤:

1、糯米用清水洗净,后浸泡约40分钟。

2、糯米静泡后沥干水分。

3、面包机桶中依序加入清水+牛奶+沥干的糯米 。

4、选择面包机程序中的 [ 年糕/糯米团 ] 模式。开始启动运作,过程需费时80分钟。

5、听到完成警示音即可将面包桶取出。

6、准备一个塑料袋,袋子中加入1匙色拉油, 后将麻糬团从面包桶中用软刮刀取出,直接放入袋中。

7、用双手揉捏塑料袋,使袋子中的麻糬团外表均匀沾上油。后静置20分钟,等凉透。

8、等待期间,将芝麻粉或花生粉+糖粉均匀混和搅拌成为沾料。

9、凉后的麻糬团很方便分割,可先捏成数个小麻糬团沾做法8的沾料,或是传统吃法~将大块麻糬团端上桌,边吃边切割沾料食用。

10、也可包裹夹入喜欢的豆沙在外皮滚上芝麻花生沾料,即成为夹馅麻糬。

标签: 客家人 习俗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