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关于瓷器的小故事

更新时间: 2024-06-02 03:05:15

关于瓷器的小故事

1、相传,宁封出生于距今2600多年前的河南修武县云台山当阳峪一个部落。当时先祖们居住房子都在是山洞里。周代以前,云台山所在地称“宁”,所有人的姓都冠姓“宁”家人给他取字号“封”,因此宁封的名字便由此而成。宁封少年时跟着长辈上山打猎、采摘野果、下河捕鱼捞虾,他凭着聪明好学的本能很快就学成了生存养家的本领。

2、宁封常常组织带领部落的伙伴们一同打猎、摘野果、下河捞捕鱼、虾,将食物分送给部落里行动不便丧失自食其力的老弱人群,有时还会将多余的赠送周边其他几个部落里需要帮助的人群。宁封对伙伴们讲:“帮助他们,就是顺天意,行大德。也许以后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需要他人的帮助。”宁封的聪明好学、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作风自然得到了伙伴们点赞,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拥戴。 黄帝在征战炎帝并将炎帝击败后,欲意整治疆域内的秩序,下旨建立联盟部落。由于宁封平常勤于好学,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宁封部落及周边远近几个部落的人都一致推举他为联盟部落首领。

3、黄帝在听说了宁封为人做事的情况后,对宁封大加称赞,并专程遣人到云台山宣旨任命宁封为联盟部落首领,掌执联盟部落的一切事宜。 在宁封所处的年代,虽说百姓们都吃住不愁,山洞可以避风躲雨、抵御严寒,猎物、野果、鱼虾等可以饱腹充饥,特别是在有了钻木取火术以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但是,饮水却是非常困难,而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可用盛水的器皿,像锅、碗、瓢、盘之类的用具。如没有锅,人们只能将兽肉、鱼虾架在火上烧,或者埋进火堆烤,往往不是烤焦就是不熟;没有盛水的碗、盘,喝水就成了大问题,一旦渴了人们只能到河边、湖畔伏地双手掬水而饮。

4、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没有储水工具,遇到旱天时,人们往往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喝水,饮饱之后还没有跑回到山洞人又渴了。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大型器具,人们缺乏储粮物具,每到冬天,就出现粮食等食物短缺现象,使人们生活多有不便。据说,有一次,一个老人带着他孙子到远处喝水在返回途中遭受野兽袭击,等宁封带人们赶到时,老人和孙子已成为一堆血肉模糊的残骸。宁封见状心痛刀割,他暗自寻思:燧人氏能发明钻木取火,难道我就不能解决双手掬水而饮水吗?就不能找到储存食物办法,让大家四季有饭吃吗?

瓷器的资料和有名的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瓷器 文中“瓷器”与中国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有名的瓷器:《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 等。

老瓷器的宝光如何看

老瓷器的宝光查看:所谓瓷器的宝光就是蛤蜊光,它是瓷釉中的铅离子的移动引起的,在迎着阳光看是会有五颜六色的光芒。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1、出现时间不同:原始的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在使用陶器了,而现今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碎片则出自于商代。

2、使用材料不同:陶器与瓷器的烧制方法亦有相同之处,瓷器的出现要比陶器晚几千年。烧制陶器既可以用釉,也可以不用釉。陶器的用釉不是很讲究,对釉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釉料烧成后直接低温挂釉即可。

3、用釉方式不同:瓷器的用釉也很简单,可以在烧制瓷器的同时在高温的情况下直接挂釉,也可以在直接低温挂釉。

标签: 关于 瓷器 故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