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是怎么形成的

更新时间: 2024-06-02 14:57:00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是怎么形成的

紫色土是由紫色岩风化形成的土壤,由于它保留着母岩的鲜明的紫色,所以被称为紫色土。

1、紫色土主要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地区,四川盆地是紫色土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其次为云贵高原,湘中和赣中丘陵,在鄂、皖、浙、闽、粤、桂等省区也有零星分布;

2、紫色土的母岩主要是紫色砂岩和紫色页岩。紫色砂岩主要由石英砂粒构成,组成物质较粗,组织疏松,易透水,所含盐类淋失较快,风化过程中常沿节理崩解成大块;紫色页岩组成物质较细,组织致密,透水难,所含盐类的淋失要慢得多,在风化过程中容易形成细碎的颗粒,极易受雨水冲刷流失,尤其是岩层倾角大的地方更显著;

3、紫色土的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母岩崩解成碎块和细粒。

四川盆地大面积的是什么土壤

四川盆地内部都是紫红色的土壤,这种土壤中富含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非常肥沃,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常常把四川盆地称为“紫色盆地”或“红色盆地”。

四川盆地内部冬季较温暖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可四季常绿,夏季盆地内部气温高炎热的时间长,盆地内河湖众多,水道河汊遍布,雨量充沛湿度很大,极利于农作物的快速生长。

四川盆地多夜雨的成因

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云层遮挡了部分太阳辐射,白天云下气温不易升高,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能够吸收来自地面辐射的热量,再以回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地面,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用,使夜间云下气温不致过低。可是云层本身善于辐射散热,其上层由于辐射散热,温度降低很快,这就形成云层上冷下暖的显著温差。于是上下空气就发生对流、翻腾,使云层发展,出现降雨现象。

四川盆地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影响

四川盆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冬季温和湿润有利于冬小麦的种植。四川盆地降水丰富,云层较厚起保温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的越冬和种植一些同纬度无法种植的农产品。

亚热带气候是按照气温的不同对世界气候类型做出的区域性划分。分布在北纬25度至35度亚热带大陆东岸,在中国的典型分布区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该气候区域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且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雨季持续时间长。此外,夏秋常受热带气旋

四川盆地为什么叫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又有紫色盆地的称呼。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农耕发达,物产丰富。四川盆地位于川渝地区,在巫山、大巴山等山脉的包围之中,地形封闭。

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原因因为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无论从构造还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个典型的盆地。它从震旦纪以来就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晚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中成为一个内陆湖盆,但范围要比今日的四川大得多,中生代堆织了厚达3000-4000米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

标签: 四川盆地 紫色 怎么 形成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