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山边的“天籁之音”:湖南新化山歌

更新时间: 2024-06-03 20:58:46

山边的“天籁之音”:湖南新化山歌

山边的“天籁之音”:湖南新化山歌

在湖南的新化山歌中有着独特的即兴创作的特点,在古老一代的新化人中基本都是张口就来。新化山歌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它具有原生态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下面的湖南文化带你走进湖南新化山歌。

丰富多样性特征

新化山歌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六个大类:(1)劳动歌。包括田歌、猎歌、樵歌、渔歌、采茶歌、伐木歌、滩歌、夯歌、号子等。田歌中的数量最多,一系列的劳动过程都有山歌。(2)生活歌。(3)仪式歌。(4)时政歌。(5)情歌。(6)历史传说歌。在表现形式和行腔特点上,除平腔(包括高腔)外,还有花腔、弹腔、波罗腔、滚板腔以及锣鼓山歌等多种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不管哪种山歌,起音都比湘南的客家山歌、湘西的盘歌、洞庭湖区的荆楚山歌都高,往往是一人起头众人和,歌声抬得山转水动。在句式结构上,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演唱起来更是趣味无穷。

文学艺术性特征

新化山歌虽系汉族民间歌手的口头创作,没有过多的加工雕饰,但作者却巧妙地运用了诗歌中赋、比、兴、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如:“小小菜园隔块墙,丝瓜苦瓜栽两旁。郎栽苦瓜苦想妹,妹栽丝瓜思想郎”(以物比人);再如:“板栗子开花一根线,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犹小可,今年想你忘插田,耽误阳春大半年”(以物起兴);又如:“去年同哥喝杯茶,香到今年八月八,不信请到房中看,床头一朵茉莉花。送郎送到石山窝,手板捧水给郎喝,我郎喝了手板水,天干三年不口渴”(夸张)。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新化山歌达到了很高的文学艺术境界。

历史渊源

据专家考证,新化山歌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先秦,盛兴于7-13世纪(唐宋),流行于14-19世纪(明清)。新化是古梅山峒蛮的中心地带,10世纪前(宋代以前)为苗、瑶聚居地。至10-13世纪北宋开发梅山,汉族不断迁入,苗、瑶、汉多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在勤劳耕作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之时,梅山先民常以山歌抒发感情,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代表作-新化山歌。

表现内容

新化山歌内容广泛,品种繁多。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风俗歌、陶情歌、儿歌等。劳动歌有猎歌、樵歌、渔歌、田歌、挖山歌、采茶歌及各种劳动号子。

风俗歌如《资水滩歌》长达600多行,对资水滩多水险及沿岸山川地理、土产山货、风俗人情、船工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风俗歌如《闹洞房》、《打四门》、《劝赌歌》等,显得热闹、诙谐。有些风俗歌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如《养女莫上锡矿山》、《资江十八滩》等。时政歌有《骂歌》、《颂歌》等。

山歌中数量最多、最脍炙人口的是被称为“陶情歌”的情歌。这类歌,从男女相识、初恋、相思、定聘到结婚以及婚外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反映了年轻男女对封建礼教的诅咒反抗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此外还有表现历史和民族的《峒事歌》、《宗师歌》以及生动活泼的《儿歌》。

表现手法

新化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异常丰富。像《诗经》一样,每一种手法几乎都是赋、比、兴的综合运用。与《诗经》相比,新化山歌更富有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泥土特色。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鲜活生动,易于吟唱相传。

新化山歌是民间文学中一支奇葩,其歌词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句式结构上,由一个上下句组成,巧妙地在它的第二句(下句),甚至第三句、第四句都不甩腔收尾,而是或压缩节奏或句尾不落在稳定的主音上,使它的段落结构自由到可由任何句数组成。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在歌词押韵上,与古诗词也略有差异,不注意平仄,它不仅在句式的头、尾都押有韵脚。在中间的字也押有韵脚。既有规律又自由放纵,又添加了俚俗的语气。

在歌词的故事情节表现上,幽默率真,描写细腻。每一首新化山歌都描述了一个通俗故事,且一波三折,委婉动人。表现出的文字语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语言的修辞上,多引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另外,还有较多的语气衬词,如呜啊、哇呜、喔火火、嗨嗨、哈哈、呵呵等语气衬词,有时衬词还使用模仿动物的声音。还有一些山歌,它对历史故事、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及神话和历史人物也借鉴很广,如:盘古开天地、南海观世音、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等。

什么叫天籁之音

山边的“天籁之音”:湖南新化山歌

1、天籁之音与地籁、人籁相比较,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2、籁:从洞孔发出的声音。天籁泛指自然界的声响,风声,鸟鸣,泉涌等声音。

3、古时有“三音”的定义,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

4、天籁多用于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如迈克尔杰克逊和维塔斯的声音。

天籁之音这个成语的意思

山边的“天籁之音”:湖南新化山歌

天籁之音

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

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与地籁、人籁相比较,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籁:从洞孔发出的声音。指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声等音响:天籁无声|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

古时有“三音”的定义,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天籁泛指自然界的声响,风声,鸟鸣,泉涌,种种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音:后世称诗歌不饰雕琢,得自然之趣者为天籁,通俗用法为形容声音好听。

天籁之音的反义词是什么

山边的“天籁之音”:湖南新化山歌

靡靡之音: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靡靡之音的出处:

1、《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2、《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句:有些歌舞厅不顾法律的规定,放些靡靡之音。

标签: 山边 天籁 之音 湖南 新化 山歌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