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明朝的三司与汉代的三公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32:14

明朝的三司与汉代的三公

明代三司分别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其中承宣布政使司是民政总机构,提刑按察使司是司法总机构,都指挥使司是军事总机构。

汉代三公分别为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全国军务,但无实权。丞相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汉代的张良有什么流传下来的著作

张良:字子房,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汉代的刺史是属于什么职务呢

汉代刺史制度是对秦代监御史制度的继承,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

刺史无固定治所,也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刺史制度的每次变化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原因,而且有根本原因。考察刺史制度对于探讨两汉行政权与监察权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探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汉代的中书令相当现在的什么官

汉代的中书令相当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西汉武帝时,实行“以小制大”的策略。有实权的人,职务低,职务高的则无实权。所以以宦者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掌传宣诏命。司马迁被刑后,曾任此职。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东汉末年曹操为魏王,置秘书令以典尚书奏事,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为中书。

标签: 明朝 汉代 三公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