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什么为中心

更新时间: 2024-06-02 23:31:35

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什么为中心

1、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为中心,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学会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等学习手段。

2、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

3、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

1、在教育目的方面:确立了培养“仁人”、“君子”、“士”等不同层次与规格人才的目标,并进而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主张。

2、在教育作用方面:提出了“为政以德”和“庶富教”等思想,充分肯定了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具大影响,把教育工作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在教育对象方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还提出了“自行束修以上,吾干尝无诲焉”的宽厚的招生条件。

4、在施教的内容方面:重视德育教育,把仁视为德育内容的核心,强调仁与礼结合,互为表里,反映了时代精神。

5、在教师如何教的方面: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强不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高度负责、对学生无隐无私。

6、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提出宝贵意见。一是虑心笃实的态度。二是学与问的结合,提倡多闻多问。三是学与思的结合。四是主张学与习的结合。

孔子在教育思想上的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有:

1、“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育观;

2、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3、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4、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5、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 西方正是因为有良好教育的国民,他们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经济领先全世界。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于教育水平的差距。因此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标签: 科学教育 教育 目标 以培养 什么 中心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