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读书的成语故事

更新时间: 2024-06-02 04:11:26

读书的成语故事

1、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有:圆木警枕、牛角挂书、开卷有益、手不释卷、悬梁刺股、韦编三绝、以荻画地、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牧豕听经、著述等身、温舒编蒲、高凤流麦、学富五车、三十乘书、带经而锄等等。

2、圆木警枕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的司马光经常和哥哥弟弟们一同读书学习,但是司马光觉得自己的记性比起哥哥弟弟要差一些,他便想尽办法想要多争取一些学习的时间。有一次司马光看到院子里的一段圆形木头之后,便灵机一动,将它当做枕头使用。自己一翻身的时候,圆木就会滚落下床,司马光也就会被声音所惊醒,由此便每天非常早的就起床苦读。

3、牛角挂书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隋朝末年时期,祖上原本属于是北周和隋朝贵族的李密,家境衰落,但是青年时期的李密仍旧十分好学。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李密开始了放牛的生活。但是他一直饱含凌云壮志,并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因此即便是在放牛的时候,也会坚持读书。他经常会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边走边看。现如今我们会用牛角挂书这个成语来比喻读书十分用工。

成语故事瓜熟蒂落

瓜熟蒂落,注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典故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十六:“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近义词:水到渠成。

反义词:欲速不达。

成语举例: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就会成功,不必着急,瓜熟蒂落。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1、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2、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战国四君子成语故事

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

1、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成功击败秦军并救援了赵国;

2、楚国春申君”无妄之灾“:春申君将已孕的小妾李园之妹献给无法生育的楚考烈王,楚考烈王病死后,李园埋伏杀死了春申君;

3、齐国孟尝君“鸡鸣狗盗”: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被秦王扣留,幸亏他的一个门客装成狗潜入秦宫,偷出已经献给秦王的白狐裘,再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以获释;又靠一个会学公鸡叫的门客骗开城门,才逃回齐国;

4、赵国平原君”毛遂自荐“: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标签: 读书 成语故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