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更新时间: 2024-06-18 01:12:47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以下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介绍: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成为历史趋势,各个大国均在变法,不改革的国家只有被其他强国兼并。

2、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国内旧贵族的势力相对较弱,变法的内部阻力较小。

3、讲求功利,注重实用的法家学说易于被秦国君臣民众所认同。

4、秦国民风质朴,有着尚武精神。

5、秦国实力较弱,各国会盟未能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感觉这是莫大的耻辱,下定决心发愤图强以富国强兵。

6、春秋时期晋国是秦国的最严重威胁,而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各自力量大为削弱,变法的外部阻力减小。

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影响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的组织,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对秦国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春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影响

1、经济繁荣,军力强大。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由于新法鼓励农耕,使秦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家给人足”的局面。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同时,由于推崇战功,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统一度量衡,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推动了商品交换。县制、爵制以及什伍连坐制等的推行,虽有压制人民的一面,但给民众带来某种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富国强兵。

2、天下人才汇集于秦。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强大,经济繁荣,天下济世之才广集到秦。秦出现了吸收和使用外国人才的高潮,高级官员多由外国人才充任。比如武王、昭王两代先后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秦国还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国人才的制度即客卿制度,造就了清明吏治。著名思想家荀况对此描写说,“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 ”,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怡然如无治者”。

3、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增强。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对外战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领土扩张,国力进一步增加,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落后被动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长期“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地位。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1、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2)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意义: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标签: 商鞅 变法 历史背景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