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48:11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如下:

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由于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不断扩散到基区,并不断从电源补充进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

2、电子在基区扩散和复合,由于基区很薄,其多数载流子空穴浓度很低,所以从发射极扩散过来的电子只有很少部分可以和基区空穴复合,形成比较小的基极电流,而剩下的绝大部分电子都能扩散到集电结边缘。

3、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扩散过来的电子,由于集电结反向偏置,内部形成了较大的内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可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并到达集电区边缘的电子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较大的集电极电流。

9014三极管的特征频率是多少

9014三极管的特征频率fT=150MHz。

9014是常见的晶体三极管,在收音机以及各种放大电路中经常看到它,应用范围很广,它是npn型小功率三极管。

主要参数:

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0.4W(Tamb=25℃);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0.1A;

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5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45V;

发射极基极击穿电压BVEBO=5V;

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0.3V(IC=100mA;IB=5mA);

基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BE(sat)=1V(IC=100mA;IB=5mA);

特征频率fT=150MHz;

HFE:A=60~150;B=100~300;C=200~600;D=400~1000。

通俗解释三极管的作用

三极管实际就是把两个二极管同极相连。它是电流控制元件,利用基区窄小的特殊结构,通过载流子的扩散和复合,实现了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使三极管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按照内部结构来区分,可以把三极管分为PNP管和NPN管,两只管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对管,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如果按照三极管的功耗来区别,可以把它们分为小功率三极管、中功率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等。

三极管具有对电流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开关控制作用。所以,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信号和控制电流的通断。在电源、信号处理等地方都可以看到三极管,集成电路也是由许多三极管按照一定的电路形式连接起来,具有某些用途的元件。三极管是最重要的电流放大元件。

三极管的分类

三极管的分类有:

1、按材质分:硅管、锗管。

2、按结构分:NPN 、 PNP。

3、按功能分:开关管、功率管、达林顿管、光敏管等。

4、按功率分: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大功率管。

5、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高频管、超频管。

6、按结构工艺分:合金管、平面管。

7、按安装方式:插件三极管、贴片三极管。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标签: 晶体 三极管 电流 放大 原理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