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河南坠子文化了解,偷石榴唱词

更新时间: 2024-06-17 01:29:28

河南坠子文化了解,偷石榴唱词

在河南坠子的传统剧目中,《偷石榴》是其中的经典之一,讲述一个小孩在月黑之夜翻墙去未婚妻家偷摘石榴,后被未婚妻发现的一系列事情。具体剧情如何就让我们一起到下文中通过偷石榴的唱词看看吧。

《偷石榴》唱词:

二十七八月黑头,有一个小孩要去偷石榴。

前三天我路过我丈人的家门口,在那后花园看见了一树的好石榴。他家的石榴长的好,黄澄澄的石榴赛金球。有的石榴裂了嘴,密密的红籽儿水兜兜。馋的个小孩多么难受,哈喇子顺嘴一个劲地往下流。我低头一计有有有,去到俺丈人家里去偷石榴。

迈开大步往前走,他顺着墙根一跐溜。用手一推门紧闭,倒叫小孩发了愁。

用手抓住了墙头上的草,鹞子翻身他就在了院里溜。跳的巧,跳的妙,跳到了石榴树下头。小孩伸手往上够,眼看就挨着了一对大石榴。他两膀加上十分劲,咔嚓嚓!一枝石榴就在那个地上丢。

你要问惊动了哪一个,惊动了大姑娘在绣楼。

(白:惊动了一个大姑娘。那位说这个大姑娘是谁呀,不是别人,她就是这偷石榴的小孩的未婚妻。大姑娘今年十九啦,这小孩呀,才九岁。)大姑娘正在楼上坐呀,忽听见我那后花园门吱扭扭。

姑娘一见心好恼,吆,谁家的个野种来偷石榴。她一行说着就把那个楼来下,嗯,讨厌鬼、真讨厌、不学好、当小偷,天生下流你个贱骨头。这姑娘越说越恼越有气,她就把这袖子挽到这个肩膀头。一抬脚,一伸手,就把个小孩摁在了树下头。

她两膀加上十分劲,就照着小孩的腚上抽。一行打,一行问,问你往后还偷不偷?没过门的媳妇就把这个女婿来揍,惊动了老丈人、丈母娘、大舅子、大妗子、还有小姨子,叽里咕噜就下了北楼。

老丈人听说偷石榴,来到了石榴树下头。东一摸,西一摸,摸了一块大砖头。两膀加上十分劲,嘣楞嘣楞九砖头。

丈母娘听说偷石榴,来在石榴树下头。东一摸,西一摸,摸了一块大砖头。两膀加上十分劲,嘣楞嘣楞九砖头。

大舅子听说偷石榴,来到石榴树下头,东一摸,西一摸,摸了一块大砖头。两膀加上十分劲,嘣楞嘣楞九砖头。

大妗子听说偷石榴,来到石榴树下头。一块砖头拿在手,嘣楞嘣楞九砖头。

小姨子听说偷石榴,来到石榴树下头。一块砖头拿在手,嘣楞嘣楞就是九砖头。

这个小孩啊,一个石榴没有偷走,直挨了五九四十五砖头。打得个小孩咧着一个嘴啊,骂了一声丈人你个老昏头!你把我当成了哪一个,我本是你那村东头的女婿前来偷石榴。

大姑娘听说女婿来到,在一旁瞪大了两眼仔细瞅。只见他脸上的疙疤像铜钱那么厚,冲天的小辫儿扎着红绸。光脚丫子开裆裤,鼻涕过了河,哧溜哧溜还往嘴里抽。大说不过才十岁,小说八岁刚出头。俺今年年长十九岁,打罢了新春二十秋。倘若是过门去把他守,但不知何年何月守出头。姑娘越想越难受,小孩在一旁骂不休。

“到明天我上城里去告状,大老爷差人把人揪。把你们都揪到大堂上,大板子就往你们身上抽。”

老丈人听说要告状,叫了声“门婿门婿听根由。门婿门婿别生气,来来来来来,我送给你一个耩地的耧。”

丈母娘听说要告状,“女婿女婿听根由。女婿女婿别生气,我送给你一个大牤牛。”

大舅子听说要告状,“妹夫妹夫你听根由。妹夫妹夫你别生气,来来来来来,我送给你一个花灯笼。”

大妗子听说要告状,“吆嗨!小他姑父你听根由。小他姑父你别生气,来来来来来,我送你一对花枕头。”

小姨子听说要告状,“姐夫姐夫听根由。

姐夫姐夫你别生气,我送你一个花兜兜,兜兜里边你装石榴。”

这个小孩闻听心欢喜,他拉着耧,牵着牛,牛角上挂灯笼,胳肢窝里夹枕头。脖子上套兜兜,兜兜里边还装石榴。

小孩转身刚要走,大姑娘上前把他揪。叫了声“小孩小孩你别走,我这里有话听根由。你打算要和我成婚配,等到三九把麦收,等到三伏雪花下,等到河水向西流,但等日出西山后,再叫你爹娘把婚求。”

小孩一听一咧嘴,他回到家里去吃石榴。

注:小,河南豫东方言,意思是长辈对男孩子的昵称。

河南坠子名家胡中花个人简介,主要作品

胡中花,河南坠子名家,号称“坠子皇后”,是河南坠子艺术的一朵奇葩。那么,胡中花在河南坠子中有什么样的表演呢?她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看看这位“坠子皇后”的戏曲之路。

胡中花个人简介:

胡中花,河南开封兰考张君墓镇人,是我国近年来最出色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是河南坠子艺术的一朵奇葩,号称“坠子皇后”,其作品多以光碟形式发行,目前在河南,安徽等十分流行。

2011年马街书会书状元胡中花,评委被她的表演感动得落泪。

2012年大年初一到兰考举办专场迎春书会。书会现场,胡中花姐妹分别表演了河南坠子的经典曲目《拉荆笆》和《打婆子》,表演全情投入,生动自然,情节体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观众时而被逗得忍俊不禁,时而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胡中花主要作品:

胡中花说唱俱佳,舞台形象清新自然,优秀作品颇丰,代表作:

1、长篇:安景龙降香,仁宋宗私访,皇爷私访陈州城,三打雄州,马踏洛阳,西九成投亲,寇公案;

2、中篇:打婆子,拉荆耙,三打四劝,后妈无情妹有情,借书厢,王生遇女妖,龙抓不孝子,旱蛤蟆求雨等;

3、短篇:赵钱孙李,大姑娘方女婿,大瞎话,口媳妇变驴,蓝老抠,傻子认匾等。

用河南坠子演绎的故事:回龙传故事

河南坠子是一种相对于其他曲种还独特的表演形式。本称为简版书,响板书等等。也因为使用河南的坠琴而得名。在河南坠子中有一段曲目《回龙传》。得到很多人的赞赏。那么这个剧目演绎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回龙传剧情介绍:第一版

大宋四帝仁宗年间,八王赵德芳与狄后苏州游湖,归途中狄后生产一奇胎(肉卵),八王将其抛入渭水河中。胎儿被以打鱼为生的王彩夫妇所救,取名王华(王启太)。王华八岁,父母双亡,家产被地痞抢占,只好讨饭为生。

王华十八岁,状元之女杨秀英因与父亲口角,被父亲杨继风赶出家门并硬配给乞丐王华为妻,此后谨守妇道,打鱼为生,后生下粱儿、柱儿二子。生活虽然清苦,夫妻感情却很好。万岁身患重病。

朝中没有继位太子,八王受卜人指点,江南访子,扮作庄稼老儿,自卖自身,王华受人愚弄,把化装寻子的八贤王赵德芳买回家中。王华为奉养八王爷,耗尽家产,为办御宴,将梁柱二子卖到了天官府。

经过若干曲折,父子终于相认团圆。八王挂念朝廷形势,连夜修书一封,以找兵部司马刘文晋借银为名,差王华两次进京搬兵,让王华进京传旨接驾。却被奸臣刘文进定计迫害,多亏司马府刘半成相救。

八贤王卧龙岗被困,命杨秀英进京卖衣,被刘文进外甥苏州知府押进南监,包拯伸张正义,最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幼主王华,王华登基,大赦天下。

王华买爹的故事天下就一个便宜,还让王华买走了

相传宋朝时,有个叫王华的人,早年失去父母,靠打鱼为生。王华为人老实厚道,干活很卖力气,还常常帮助有困难的渔民。有一天,王华打了很多鱼。他到集上把鱼卖掉,正要往回走,忽然听到一阵吵闹。抬头看去,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老头。

那老头声嘶力竭地喊着:谁买我,做亲爹,到将来,能富贵!他喊一声,周围的人就笑一阵,还有人骂他,拿石头打他。王华挤上前去,见老头穿得十分破旧,很可怜他。于是,王华拨开众人,走过去恭恭敬敬地对老头叫了一声:爹,我愿做您的儿子,请跟我回家去吧。

老人看了看他,默默地跟着他走了。一到家,王华就请老人坐在椅子上,又招呼媳妇给老人拿出干净衣服,王华亲自伺候他梳洗。然后又把孩子叫出来,让他们认了爷爷。王华还特别嘱咐媳妇要象对待亲爹一样服侍这位老人。王华每次打鱼回来,总要拣出最鲜最嫩的鱼留给老人。

媳妇在家做饭,也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端给老人吃。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一天,老人交给王华一块写得密密麻麻的白绫,说:我在你这儿住了不少日子,该走了。你待我象亲爹一样,这我都记住了,我以前说过,谁买我,能富贵,你带着老婆孩子去找我吧,准能富贵。

这块白绫上写着我的地址。老人说完就走了。王华变卖了家产,带上妻子儿女按绫上的地址去找老人。路上,每个看了白绫的人,都给王华跪下,恭恭敬敬地指路。有些富豪还派车送他。王华心里十分纳闷。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都城开封,一直进了皇宫,才知道那位曾经在他们家里住过的老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赫赫有名的八千岁,又叫八贤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善良的王华终于得到了八千岁的报答,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故说天下就一个便宜,还让王华买走了。

河南坠子文化了解,报母恩唱词

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知母恩报母恩”才是我们最应该要做的事情。在河南坠子的传统剧目中,有一部经典剧目《报母恩》,讲述的就是关于母亲的伟大,行孝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了解《报母恩》的唱词吧。

《报母恩》唱词:

提父母养育恩如天如地,为了子费尽力报答不完。

人生在尘世上各有父母,老扶幼幼敬老理所当然。

个别人只知道妻儿饱暖,竟忘了二爹娘养你一番。

说父长道母短意见一片,就不怕外人说笑你不贤。

请君看娘生儿报母经上,阐明了娘生儿千苦万难。

娘怀儿一个月提心吊胆,只恐怕有差错如临深渊。

娘怀儿二个月草上露水,茶不吃饭不想病在床前。

娘怀儿三个月形容改变,每日里头难抬昼夜难眠。

娘怀儿四个月四肢生长,一时阴一时阳心神不安。

娘怀儿五个月五脏发现,腰膝酸腿脚软痛苦难言。

娘怀儿六个月心慌意乱,三分人七分鬼如坐刀尖。

娘怀儿七个月刚分七窍,食娘肉饮娘血腹疼不安。

娘怀儿八个月八宝生全,坐不安睡不宁心似油煎。

娘怀儿九个月就要分娩,周身的骨与肉如相刀剜。

生几生死几死才见儿面,赤条条血浴身才抱在怀间。

说不尽娘怀儿十月之苦,养育恩比山重如似一般。

生下儿娘心喜难关已过,受尽了人间苦度日如年。

坐月子好美味不能下咽,通奶的脏屎尿娘甘能餐。

奶若缺煮米喂昼夜几遍,三九天夜煮米娘不说寒。

出天花和豆疹双心操断,恨不得替我儿度过此关。

为父的请医生腿脚跑软,老娘亲灵神前祷告苍天。

好东西到嘴边不能下咽,无奈何口对口吐给儿餐。

左边尿右边睡胳膊当枕,两边尿不能睡卧娘胸前。

每日间为儿忙心甘情愿,儿啼哭娘心酸何曾安眠。

屎一把尿一把娘心不厌,三九天洗尿布并不说寒。

人文环境影响下的河南坠子的声腔流派

戏曲的发展由于地区、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不同,展现出来的具体表演形式和唱腔等方面也会有一点差异,也就形成了同一种戏曲的中的不同流派。那么,河南坠子在人文环境的影响下有哪些声腔流派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河南坠子的声腔流派:

据艺人相传,最初的上路河南坠子主要是指在河南境内的颍河、沙河上游地区的河南坠子。下路河南坠子则主要是指处颍、沙河下游颍、亳二州的河南坠子。后来,在河南境内,又出现了东、西路河南坠子之说。

西路主要是指陇海铁路开封、以南部分,黄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以东地带,其中还包括开封、郑州、许昌、漯河的所谓中路河南坠子在内。所以,这一路就有三个称谓,即:上路、中路和西路河南坠子。

东路主要是指豫东南的商丘、周口等地的河南坠子。因豫东受皖北河南坠子影响很大,两地语言又较接近,于是,东路河南坠子又包括颍、亳二州境内的河南坠子。

在艺术特色方面,西路河南坠子最初多由三弦书(包括莺歌柳、仪封三弦)艺人演唱,脚梆击节为其主要标志,在道情、大鼓书艺人加入演唱的同时,还吸收了河南梆子、越调、曲剧等剧种的声腔,逐渐形成了“字清板稳”“硬弓大调”、高亢明朗、节奏鲜明的艺术特色。

东路河南坠子则多是由道情艺人改唱河南坠子后,吸收了琴书、丝弦等姊妹艺术的声腔,只用简板,不用脚梆,其唱腔更加灵活、自如,因而形成了柔美、细腻、善于抒情的艺术特色。正是由于东路河南坠子多是道情艺人出身,原本道情书的中、长篇大书,随之也带进了河南坠子曲艺当中。如《响马传》、《狸猫唤太子》、《五虎平西》、《回龙传》等。所以,艺人们常说:东路书、西路段。善于演小段儿的西路河南坠子艺人,其演唱内容多是由三弦书、莺歌柳的短而精的小段子曲目引来,如《蓝桥会》、《三打四劝》、《金钱记》等曲目。

东、西两路河南坠子虽有一平、一曲、一更一软、曲目上的一长一短之特色,但其唱腔板式和伴奏乐器基本相同,又无其它的严格限制于禁忌,因而,在后来的发展中,经常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及曲目上相互吸收的良性融合状况。

河南坠子的女声腔流派:

女艺人的唱腔则有“文派”和“派”两种不同的唱法。“文派”唱腔音色柔美,长于抒情,以张大贵为代表。“武派”唱腔俏丽乖巧,长于激情,以刘世红为代表。东路河南坠子“文状元”张大贵、“武状元”刘世红,加上唱得好、长得俏的王玉兰、王玉凤两姐妹,被人称为“四大名旦”。

标签: 河南坠子 文化 了解 石榴 唱词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