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胃炎的自我调节方法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 2024-06-02 04:50:22

胃炎的自我调节方法是怎样的?

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结肠运动有一定规律性,于早晨起床后随着人由夜里平卧转变为起立活动,会发生直立反射,产生大的集团蠕动,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所以每日排便以早晨最合乎生理,如果胃炎者能有意的每日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定的时日,就会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但这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只要能每日排便一次,时间在中午、晚上都是可以的。

要重视早餐。早餐后食物入胃能引起胃结肠反射,使结肠产生强烈的大蠕动,送粪于外,利于排出。胃炎者如能重视早餐,因势利导,于清晨早餐后去排便,自然比较容易排出。

要早睡早起。早起一时,活动片刻,及时早餐,从容排便,充分利用人生理性排便时刻,实在是纠正习惯性胃炎的最好办法。起的晚又要赶上班,常顾不上吃早餐、解大便、打乱正常生理,最易引起胃炎。

要杂食五谷蔬菜。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的东西。精白米、白面及精制的肉类、蛋类、蔬菜、水果(如各种罐头),纤维素、维生素不是含量低,就是被破坏了。以此为主食看起来高级,吃起来味美,但并不一定完全科学和合理,对健康有益。欧美等以精饮食为主的国家,胃炎的人很多,大肠癌的发病率很多,可见这种精饮食并不高级和完美。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主要含在绿色青菜和谷物、瓜果的皮里,所以主食吃得越杂越好,越粗对肠腔的刺激越大,利于排便,粗有粗的好处,这些不容易咀嚼烂的纤维素,正是通便的良药。

牛乳、冷开水是通便的良药。牛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和脂肪酸,不容易完全被消化吸收,可以润肠通便,特别是冷牛乳,通便作用很好,又可补充营养,一举两得;冷开水、冷饮能刺激肠道,增加蠕动,有人认为早上起床后喝一杯冷开水胜过吃药。此外,蜂蜜、黑芝麻、植物油也有良好通便作用,可以适当服用。

活动,活动,大便自通 散步、跑步,作深呼吸运动,左右转身活动腰部,练气功,打太极拳,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植物神经得到调整,腹肌、膈肌、大腿肌得到锻炼,排便顺利通畅。经常劳动的农村老年人很少胃炎,而懒于活动,养尊处优的城市老年人胃炎者最多,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有便就排。不要忽视便意。无论工作、学习、乘车船、坐飞机、看电影,有便意就抽空去厕所,不要忍着不解,让大便返回乙状结肠,久之形成胃炎。及时排便不是什么不文明,不体面的事,相反是卫生的习惯。

男人患上胃炎的原因有什么呢

患上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男人一定要知道,物理因素如进食过热、过冷粗糙的食物,X线照射等。化学因素如烈酒咖啡、浓茶、香料及某些药品均可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性改变。

很多男人患上胃炎是因为感染,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常见的致病细菌有沙门氏菌属副溶血弧菌(嗜盐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某些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毒素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为最常见。沙门氏菌属常在肉、及蛋中生长。副溶血弧菌主要在蟹、鱼、螺、海蜇等海产品咸菜中,天热久置的饭菜,奶、肉食适宜于葡萄球菌繁殖及肠毒素的产生。

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中成药

一:药治疗,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楂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砂仁10克,神曲10克,鸡内金8克,三七粉5克苍术10克,水2000毫升,煮至800毫升,每晚空腹口服,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二:可以口服奥美拉唑+丽珠得乐+克林霉素进行联合用药,生活中以清淡素食为主,不要过食辛辣,每天至少喝一碗小米粥。总之需要三分治,七分养。

三:糜烂型胃炎一般多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主要是抗幽门螺旋杆菌和保护胃粘膜。可以选用抗幽门螺旋二联,或三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甲消唑,选用保护胃粘膜可用果胶必,促进胃功能可选用西沙比利等药物。

浅表性胃炎的预防

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缩咖啡、生蒜芥末等对胃粘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冷、过热和过分粗糙的食物。可选用易于消化食品并注意少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法。食物宜清淡软烂。

增加营养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品和维生素丰富的软食,如牛奶、豆腐、胡萝卜和一些发酵的食品,食物要细嚼慢咽。

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胃部负担。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质食品也有少量主食。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粘膜。

避免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宜生活有节、劳逸结合、情绪乐观,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标签: 胃炎 自我 调节 方法 怎样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