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法制和法治的区别

更新时间: 2024-06-03 22:13:30

法制和法治的区别

法治与法制这两个词,乍一看起来似乎大同小异。事实上,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区别主要表现在:

(1)内涵的差异。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包括法律的至上权威,法律的公正性、普遍性、公开性等基本要求,以及法律制约公共权力与保障人权等基本原则;法制只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2)价值取向的差异。法治强调人民主权(民主精神)、法律平等、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法制则不预设价值取向。

(3)在与人治的关系上,法治明确地与人治相对立,有人治无法治,而法制可以与人治共存,可以有“人治下的法制”。

(4)在配套环境方面,法治需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环境,法制则可以在各种经院政治、文化体制中存在。可以说,法治是具有特别价值内涵的法制,即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精神的法制秩序。

古代有关法治的名人名言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古代法治的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是什么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签: 法制 法治 区别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