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八段锦口诀

更新时间: 2024-06-02 17:00:16

八段锦口诀

1、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攒拳怒目增力气,两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颠百病消。

2、清除疲劳。

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可以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3、矫正肩背。

八段锦的 “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可以调理内脏各部,对腰背肌肉骨骼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圆背等不良姿势。所以经常伏案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

4、加强身体血液循环。

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动作的重点在胸部,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重点在上焦。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八段锦的好处

1、八段锦的功效:双手托天理三焦:可吐旧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

2、左右开弓似射雕:可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调理肝肺,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现象。

3、调理脾胃须单举:可防治胃肠病,并增强消化功能。

4、五劳七伤向后瞧:可消除疲劳,健脑安神,防治肩酸痛。

5、摇头摆尾去心火:可解虚火炎,烦躁不安症状,健肾强身。

6、两手攀足固肾腰:可治腰疾,增强肾腰功能,调节体液衡。

7、攒拳怒目增气力:可激发经气,增强肌力,以调肺为主。

8、背后七颠百病消:可疏通背部脊柱经脉,增强脊髓神经能。

八段锦起源于哪本书

元初《修真十书》中的“钟离八段锦”则是现今所见八段锦的最早、最完整的版本。它之所以归于钟离权名下,或仅是出于一种假托,但宋代道教学者曾慥较早地将其编辑成书则是确切的。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钟离八段锦演变出了不少流派,以立式八段锦流传最广。与以往的导引功法相比,钟离八段锦在表达形式、道术的整合以及套路的规范与简易性方面都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就历史地位而言,钟离八段锦法不仅既应该是道教由外丹向内丹转型中道术创新的重要成果,而且又开中国古典体操重要流派———八段锦之先河。

八段锦出现在宋代的什么著作中

八段锦出现在宋代洪迈的《夷坚志》中,记载说明八段锦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流行且受欢迎了。八段经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气功功法,现代的八段锦无论是在内容和名称上都和之前的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南北两派,但从动作来看,两派同出一源。

八段锦出现在什么书里面

八段锦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班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这说明八段锦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流行,并光广受大众欢迎。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气功功法,之所以称为“锦”是因为其动作舒展优美,能起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气的作用,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和名称上和古代的八段锦有一定区别,因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工作,故名“八段锦”。

八段锦分为南北两派

现在的八段锦分为南北两派,南派在行功时动作柔和,多用站式动作,伪托梁世昌所传,而被拍动作多以马步,以刚为主,附会为岳飞所传,不过从动作上来看,不管是南派还是北派都是同出一源的,至于它究竟为何人所创,目前还没有定论。

标签: 八段锦 口诀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