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解析:朝鲜族刀舞的艺术变迁

更新时间: 2024-06-02 12:56:39

解析:朝鲜族刀舞的艺术变迁

在众多民族的舞蹈里,朝鲜族文化中的刀舞最让人耳目一新。这是由于他们以前是封建社会,那种刀光剑影时代,刀是他们守卫家园的利器。

刀也逐渐变成了一种舞蹈,一种文化,来表现他们的勇猛,大气的民族气概。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朝鲜族刀舞的艺术变迁吧。

朝鲜人自十八世纪中叶由中朝边境陆续迁入我国,逐渐在东北三省定居扎根,成为我国众多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朝鲜民众在迁移的同时,把原先的朝鲜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朝鲜族文化,其中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刀舞”,尤为出众。

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浪漫潇洒的风格,使刀舞更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气概的典型性。近日,笔者作为一名在大学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吉林地区朝鲜族刀舞进行了深入研究。

极具特色的朝鲜族舞蹈。朝鲜族集歌舞乐为一体,有欢歌有热舞。朝鲜民族不仅民谣形式多样,舞蹈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在19世纪50年代最盛行的顶水舞,即舞者头顶水罐,闻歌起舞,其基本步伐有:挫垫步、踏波步、碎步等。

长鼓舞即是敲击长鼓,边鼓边舞,这种舞蹈形式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朝鲜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不分性别与年龄,不挑剔地点,易学与掌握,极具参与性等特点。

扇子舞也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朝鲜族原始的传统巫术,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舞蹈的形式,它多用来展示体态轻盈、动作优美的白鹤或者是鸟类,现今逐渐演变成为中老年人晨昏时候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在欢庆新年或者是欢庆丰收时,以传统舞蹈为内容进行的群众性的表演方式,是朝鲜文化与中国古老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刀舞的由来及历史变迁。朝鲜族刀舞是朝鲜民族一种独特的民俗民间舞蹈,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由剑舞演变而来的,所以也称之为剑舞或者是剑器舞。与剑舞所不同的是,剑舞所使用的道具是长剑,而刀舞所使用的道具是双刀。

相传在公元400多年前,朝鲜半岛上由百济国、新罗国和高句丽国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故也称之为“三国”。传说新罗国有一位擅长挥舞长剑的剑士叫黄昌郎,他7岁时就能表演挥舞长剑,而到成年时,更是把剑舞得气势如虹,人剑合一。

您可能还会喜欢:

精美绝伦的侗族银饰文化

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文化

汉族文化:汉族葬礼习俗文化

古老的侗族姑娘节文化

民族文化:朝鲜族是朝鲜来的吗?

中国的朝鲜族跟朝鲜有什么关联也是很多人好奇的。相同的名字却属于不一样的国家。朝鲜族是不是从朝鲜来的呢?你们一定也很好奇吧。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朝鲜族文化看一下朝鲜族是怎么诞生的。

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冯坚通知借记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北美谋生。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

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 ,均为中国臣民。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是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化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的朝鲜人进入东北。

原来被分为八个道(行政区域划分),分别是京畿道、庆尚道、全罗道、忠清道、黄海道,平安道,咸镜道、江原道。每个地方的习俗和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一些用词和语音语调方面会有很多不同。就像中国的方言一样,虽然都是汉语,但是听起来很不一样。

中国的朝鲜族的祖先是从朝鲜半岛移居过来的,所以语言带有自己祖先的特点。因此中国的朝鲜族之间的语言之间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在朝鲜族比较多的东三省,黑龙江的很多朝鲜族的祖先就是从庆尚道过来的。现在中国人所说的韩语实际上是以首尔话为标准的韩国的一种普通话,就像中国以北京音为基准的普通话。

我国朝鲜族炕屋的基本样式有

我国朝鲜族炕屋的基本样式有:

1、咸镜道式朝鲜炕屋;

2、汉族式炕屋;

3、半朝鲜式半汉族式炕屋。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

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朝鲜族的民间曲艺:老两口对唱

“老两口对唱”是朝鲜民族民间娱乐生活的节目,深受朝鲜族人民的喜爱。“老两口对唱”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对朝鲜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朝鲜族的民间曲艺:老两口对唱。

和龙市是朝鲜族聚居地,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朝鲜族民族气息。朝鲜族是尊老爱幼、崇歌尚舞的优秀民族,几千年来,朝鲜族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一直有老两口唱跳的节目,在群众中一直是喜闻乐见的节目,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1945年延边解放后,金泰国、李永军在和龙头道业余演出时扮演了老两口上台表演,受到了热烈欢迎,继而规范发展了“老两口对唱”,使这一民间艺术走上了社会主义文艺舞台。

老两口对唱以唱为主,以对白表演为辅,中间夹杂着朝鲜族舞蹈,极具延边朝鲜族的地方特点。由演员扮演老两口,或恩爱、或绊嘴、在笑声中表现先进人物和新生事物现象,歌唱各时期火热的晚年生活,在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中拥有众多的“老两口对唱”的演员和作者。老两口对唱风格幽默。唱词幽默朴实,谱曲具有明显的朝鲜族风格特点,易学易唱,朗朗上口。

老两口扮像具有喜剧效果,演员不受年龄约束,往往年少者演出更受欢迎,至于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等形象更是层出不穷,新千年之后还出现了老两口群对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老两口对唱扮像一般采用朝鲜族老年人传统形象,衣帽穿戴具有浓郁的朝鲜族风情。道具随内容需要而定,简约简易。老俩口对唱从确立以来,就走群众路线,由业余演员担纲,更受群众欢迎。专业化发展以后仍然保持其平民化、通俗化风格,表现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观众易于接受。

和龙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图们江相望。全市总面积5069平方公里,人口24。3万人,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7%。1993年,和龙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先进市”。和龙市境内,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渤海国曾在此建都中京显德府,成就渤海国全盛时期,故和龙又有千年古都的美誉。在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孕育着朝鲜族民间音乐“老两口对唱”的兴起与发展。

您可能还会喜欢:

最有特色的民间建筑:侗族风雨桥

侗族的传统习俗:百家宴

侗族刺绣的简介及渊源

具有侗族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名菜

标签: 解析 朝鲜族 艺术 变迁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