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09:15:51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其实是人类个体的思想性和多数人的修正能力,个体的思想性是前提。

2、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重量在同等质量的动物中位居前列,但最终影响智力的是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3、如果将其展平,大鼠的脑皮层面积大小相当于一张邮票,黑猩猩的相当于一张标准打印纸,而人脑皮层比黑猩猩的要大4倍。

关于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1、有一对夫妇,他们养了一只藏獒,并且同藏獒的感情很深厚。后来他们搬进了新的小区禁止喂养藏獒。没有办法,夫妇两人准备将藏獒放生。他们开车将藏獒送到了300公里远的郊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那只藏獒居然自己回来了。

2、没过几天,它们又把它再次放生,这一次是更远的地方。令主人吃惊的是,这只藏獒经过一路奔波居然又回来了。

3、后来女主人有了身孕,二人不得不再次将藏獒送走。为了让藏獒不再自己跑回来, 他们决定将藏獒放在后备箱中运走。临出发的时候,藏獒说什么也不肯上车,但是最后,藏獒终于迟疑地进了后备箱。

4、车开了一段时间以后,女主人不大放心便下车看看,却发现藏獒已经咬舌自尽了。藏獒明白,主人也有不得以的苦衷,唯有以此方式离开了人世间。

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有:

1、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在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为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抱到象背上,大象背着孩子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2、蝎子的故事。

一个昆虫实验室里面养着许多昆虫,其中有一对蝎子被养在一个实验皿里面。有一天,母蝎子不知为何死去。试验员将母蝎子拿出去做成标本。从此以

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吗?为什么?

教育不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尽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虽也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但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所谓动物的“教育”和“教学”完全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内容也紧紧围绕生存本能。无论是鸟会飞、鸭游水,还是猫捉老鼠、动物表演等,都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而非教育的结果。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其社会性上。人的教育需要,不是直接产生于生物本能,而是产生于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活动。

2、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他人传递的能力。“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征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作出任何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7页.)因此,所谓动物的“教育”只能一直停留在第一信号系统的水平上,它不可能有“类”的经验,也不可能进行个体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传递,因而也就不可能通过“教育”使动物一代胜过一代.尽管一代代的老猫都“教”小猫捕鼠,但猫的本领始终不过是捕鼠而已。如需提高,则要经过人的训练才有可能。但是,“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相互利用.因为人能够把各自不同的产品汇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人通过语言和其他的自己创造的物质形式(如工具、产品),把个体的经验保存和积累起来,成为“类”经验.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本能的产物,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有史以来的二千多年中,人类自身的活动和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高等动物中任何一种都无法比拟的。

3、所谓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而人类教育的结果远远不止于此.人类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人进一步改造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了人创造新经验的能力。这也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标签: 人和 动物 根本 区别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