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京剧的两种基本腔调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8:55:32

京剧的两种基本腔调是什么

京剧的两种基本腔调是西皮和二黄,合称为皮黄。西皮起源于秦腔,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秦腔从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再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形成的,二黄则是由吹腔、高拔子演变而成,这两种不同的声腔多用来在京剧中表达不同的情绪。

京剧的两种基本腔调

西皮的唱腔明快、高亢,充满力量,更适合表达愤懑、欢乐或者是激越的情绪,常见的西皮板式有原版、快板、慢板、散板、二六、娃娃调、反西皮等,具有很高的技巧性。

二黄来源于安徽,是徽调的主要唱腔,是一种比较舒缓、深沉的曲调,相较于西皮,它更适合用来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因此多在一些悲情剧中使用,二黄的主要板式有慢板、原版、回龙、摇板等。

京剧介绍

京剧,又被称为平剧、京戏,分布以中国首都北京为中心,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南方四大徽班进京,和来自湖北的汉调一人合作,又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等,再后来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发展,最终得以形成。

京剧的四大行当分别是

1、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2、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 、红生 、娃娃生。

3、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

4、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

5、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京剧的基本常识

唱、念、做、打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标签: 京剧 基本 腔调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