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布依族酒文化,布依族米酒文化

更新时间: 2024-06-17 08:23:38

布依族酒文化,布依族米酒文化

布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一个民族。在布依族中,酒是招待宾客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互串门的时候,总免不了用酒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欢迎与祝福。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布依族文化吧!

一、布依族米酒的历史沿革

中国酿造酒的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代,就出现了民间酿造酒的行业,从以下传说得到证实。一是杜康酿酒。传说认为酿酒始于夏朝时代的杜康,《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二是酿酒始于黄帝时期。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三是酒与天地同时。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以上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布依族善于学习汉文化,据《布依族百年实录》记载:早在远古时候,居住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先民族就向汉族学习酿造酒的技艺,就会上山采来百草根做成酒曲,利用天然的泉水用米酿成米酒用来驱风祛寒、避邪除疫,庆祝丰收。

二、布依族米酒文化内涵

(一)布依族米酒酿造的传统工艺

1、酒曲(土酒药)制作。

(1)原料配方:分母料和子料两类。母料:将小麦麸(也可用高粱、红稗)、巴地香、巴岩香、辣椒、胡椒、血藤、山药、芭蕉、丝麻、对脚连、饭豆、黄豆等十二味植物分别晒干,碾碎成粉末待用。子料:将在山野间采集的野山菊、金钢果、四块瓦、五加皮、千斤拔、牛藤、葛根藤、香樟果、野甜果、黄泡杆等十二味植物按比例兑水,熬制成汤状。

(2)酒曲(土酒药)加工。一是原料配方,取适当母料与子料搭配,搅拌均匀,然后揉成鸡蛋大小的球状小面团。通常,母料中巴地香、巴岩香、麦麸用量按1:2:10的比例参与使用。二是培养曲霉菌。在一个箩筐内围先铺上一层稻草,再铺一层凤尾草。然后将揉成的一个个小面团放入其中,铺盖上凤尾草和稻草,并置于吊脚楼上阴凉处,待发酵21-49天后,白色酒曲霉菌等微生物大量有效繁殖,发出酒香味即成。三是晾晒,将一个个生长有白色曲霉菌的小面团取出,晾晒干,即为布依九月九的酒酿造所需的酒曲(土酒药)。一般情况下,酒曲的保质期为五年,前三年药效最好,出酒率高。

(3)酿造工艺,包含选料浸泡、蒸煮摊凉、入曲培菌、封装发酵、蒸馏窖藏等五道传统工序。

一是选料浸泡。主要选用当地种植的糯米做原料,也可以选用其它各种优质大米做原料。将大米用清水淘净,浸泡约3-4小时。

二是蒸煮摊凉。将浸泡后的大米沥干,放入甑子中加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大米铺撒在大簸箕里,捣散凉至冷却。

您可能还喜欢:

令人叹服的朝鲜医学文化

令人垂涎三尺的傣族特色食品

独具特色的傣族饮食文化

有声有色的傣族象脚鼓舞

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族婚俗文化

布依族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一个传统民族,布依族的婚俗也与众不同,在布依族的婚俗文化主要体现在接亲、发亲、拜堂、坐家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布依族的婚俗也当属贞丰的布依族风情。那么,大家对于布依族的婚俗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从民族文化当中来寻找答案吧!

布依族婚俗中的接亲

男方家准备五马三轿,猪肉(一方一肘),糯米粑6挑、米酒6担(表示六六大顺之意)。大小开合12封,糖果、点心若干。接亲队伍数十人,在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在两个押礼先生的带领下,形成浩浩荡荡接亲队伍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数十名青年男女用竹杆将迎亲队伍拦于进女方家的路口,双方对歌、敬酒,男方家唱赢、抛拦路粑,女方家才撤杆放行。到了女方家堂屋后,两个押礼先生将男方家所带接亲礼物(红糖、米酒、糯米粑、礼金等)点交给女方家。此后,女方家亲友虽然同意收礼了,但仍迟迟不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必须要等到新娘方将要去送亲的能说会道的女青年代表们与新郎方来接亲的语言丰富的男代表们“讨价还价”谈妥,接受了男方给的“青年钱”后,才允许开始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接亲的客人要在女方家住一夜。这一夜,女方家的女青年们吃过晚饭后,互相邀约来与接亲的男青年们对唱山歌,直到天亮要发亲前。

布依族婚俗中的发亲

第二天早晨,女方家准备几桌酒席,组织数十人送亲队伍准备送亲。时晨将要到时,押礼先生走到女方家堂屋,面向高堂,两手作揖并高声请:“堂前有请,请亲爹亲妈发亲!”。发亲时,女方家先在堂屋将女方的年庚八字开给接亲的押礼先生,之后,女方家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堂屋前举行发亲仪式。新娘在一女长老的牵引下,从母亲的房间出来到堂屋的香火面前拜礼,表示辞别祖人和父母的意思。之后,在新娘哭嫁离开堂屋时,面朝大门,脚踩筛子,并手拿一把筷子,当跨出大门门坎的同时,将手中握着的一把筷子往后甩丢在堂屋里,并不得往后探望,此刻,新娘家亲哥哥或亲弟弟立刻迎上前来将新娘背到大门口上轿,接亲抬轿的人抬起新娘往男方家行进。

布依族婚俗中的拜堂

将新娘接到男方家后,由男方一长辈在男方家堂屋举行拜堂仪式。仪式为:由一男长老用扎成花的彩绸系在新郎手上,边系边祝福说:“一匹喜红长又长,外家买来挂新郎,左缠三转生贵子,右缠三转状元郎”。之后,一拜天地(对着男方主人香火拜)、二拜高堂(对着男方父母拜)、夫妻对拜(新郎新娘对拜)、进入洞房(由伴娘牵引进入新房间,新郎不入)仪式。之后,就在堂屋内外,摆起酒席宴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布依族婚俗中的坐家

按照风俗习惯,新娘要在娘家住3—5年。在此期间,男方家或是农忙时节、或有什么大屋小事时,由新郎的母亲或妹妹接新娘来帮忙。在男方家期间,新郎新娘同吃同住,每次农忙活路、大屋小事结束后,新娘就返回娘家。就这样循环往复几年,一直到女方怀上小孩后,女方感到在娘家已不好意思,才正式到男方家“坐家”。在此期间,男方、女方还可与其他(她)的姑娘、小伙们或山野里、或山脚下、或竹林中、或田坎边“自由自在”地“浪哨”(谈恋爱的意思)。

布依族婚俗是布依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布依族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充斥着人们对两位新人的祝福,希望在他们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幸福安康。

布依族酸笋鱼的做法

准备鱼一条,擦干水;然后将鱼用热油煎成金黄色;准备好酸笋、姜葱;在锅里放适量的油,再放入姜葱爆香,再放入酸笋,加糖、酱油、水、料酒,再将煎好的鱼放入汤汁里烧几分钟。待汤汁煮干时即可。加点辣椒可以更开胃。

蜡染,布依族的民间工艺

染色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文化,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因为色彩而让世界绚烂。人类从大自然吸允色彩,把这种炫丽配在衣服上,来影响生活。染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但每个地方对色彩的认知都有不同的见解。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那么,就让小编为大家揭晓蜡染的神秘色彩吧。

布依族简介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万余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丰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地区。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着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蜡染

布依族的蜡染,图案有几何纹样,也有自然纹样,有的还可以从铜鼓纹样上找到彼此的渊源关系。自然纹样十分生动传神,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种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鹊等飞。不论是哪样图案,布局大都对称而又多变,构图大多夸张而又得体,线条十分流畅而又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显示出人们的丰富想象和独具匠心。

布依族蜡染有着久远历史并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布依族的蜡染布记载。《宋史》四九三卷中曾记载:“南宁州(今黔南惠水县)特产……蜂蜡、蜡染布……”南宁州在今贵州惠水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是布依族聚居区。布依族蜡染是自织自染布。

其绘制方法是,用铜片制成各种形状的蜡刀,以蜂蜡为防染剂,制作蜡染时,先把蜂蜡加热,熔成蜡汁,然后用蜡刀蘸上蜡汁,在平铺的白布上绘成各种花纹图案,蜡汁凝固沾附在布的两面,点绘毕,将布放在靛蓝染缸中浸染。染好后将布放入沸水中煮脱蜡质,即呈现白色花纹图案,成为美丽的蜡染布。这种制法,《宋史》中不仅有记载,且清代史书上所载的“青花布”,也指的布依族的蜡染布。

布依族蜡染,以贵州西部镇宁、安顺、关岭、晴隆、普定一带最盛行。贵州镇宁一带地处黔中腹地,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地区。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妇女们个个都是点制蜡染的能手。布依族历来都是男耕女织。女孩从小学纺织,成年妇女都有纺车。她们自己织、自己染、自己缝。从五六岁开始,在暑假或农闲之际跟大入学习蜡染与服装,练就了制作蜡染的能力,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不然,似乎出嫁时就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了。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

布依族蜡染图案,常见的有蕨菜花,团花、小花。还有铜鼓纹、旋涡纹、水波形、连锁形、鸳鸯、喜鹊、梅花鹿、龙飞凤舞、双喜双寿等。布依族图腾图案有太阳纹、云雷纹、回纹、铜鼓纹等。图案连续对称,民风浓郁,古朴典雅,以蜡裂的冰纹奇特和画工精致而驰名中外。不同地区的布依族蜡染艺术,也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刺梨花,色调粗犷明快。

您可能还会喜欢:

回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习俗

土家族中特色文化:傩愿戏

土家族吊脚楼悠久的历史文化

土家族文化象征:土家族服饰

标签: 布依族 酒文化 米酒 文化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