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猜灯谜的规则

更新时间: 2024-06-07 11:22:14

猜灯谜的规则

一般规则有两个:

1、谜面与谜底不能重复:谜面上出现过的文字,不准在谜底中重复出现,谜目上出现过的字不在此限。谜面与谜底的字重复出现,在灯谜术语中叫“相犯”。

2、必须运用字义别解:“别解”是一个灯谜术语,即故意对字词进行曲解。是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将谜面和谜底上的字、词不照原义解释,而是引出它的歧义,构成别种解释,将经过“别解”处理的谜底和谜面意思吻合。

幼儿猜灯谜大全及答案

1、似鸟又非鸟,有翅身无毛,一脸丑模样,专爱夜遨游。(打一种动物)——蝙蝠。

2、小小娃娃兵,四处寻猎物,物虽比己大,团结便解决(打一种昆虫)——蚂蚁。

3、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打一种动物)——公鸡。

4、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打一种动物)——牛。

5、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後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打一种动物)——蜻蜓。

6、性情躁烈爆,常批黄皮袄,山中称大王,我说那是猫(打一种动物)——老虎。

7、瞳孔遇光能大小,唱起歌来妙妙妙,夜半巡逻不需灯,四处畅行难不倒。(打一种动物)——猫。

8、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後拖着一丛毛。(打一种动物)——狐狸。

9、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打一种昆虫)——萤火虫。

10、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打一种动物)——青蛙。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

1、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做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初时粘谜于灯上,会有事物谜夹在其中,只是大量为文义谜而已。此后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谜格产生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因为以文义为谜,才有产生谜格的可能。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了。

2、为了增加节日气氛。

猜灯谜源于什么朝代

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如今,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赏花灯猜灯谜是哪个节的习俗

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在这天赏灯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内容。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朝廷号召百姓于上元夜放灯,以示对佛的尊重。此风俗历代相沿,到唐宋时期,达到极盛。唐代,在上元夜,不仅百姓燃灯庆贺,连皇帝也不时与后妃出宫微行观灯。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城市的上元夜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传统城市的光文化也随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元宵灯会不论在规模上还是灯饰的奇幻方面,精美都超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民俗特色更鲜明。 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 除了赏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民俗专家表示,这些活动年年扮演,盛行不衰,元宵节可说是中国的狂欢节。其风俗活动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更显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标签: 灯谜 规则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