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更新时间: 2024-06-02 21:59:16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特点是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直接贸易对于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对于消费国而言,是直接进口。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正确答案:D

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商品不通过第三国,直接从生产国输入到消费国的贸易。就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就消费国而言是直接进口。由本国厂商经营本国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也称为直接贸易。

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外资的控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逐渐地禁止外资厂商经营本国的进出口贸易,改由本国厂商经营,因此,直接贸易在发展中国家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发展出了批判儒学,主要对汉宋时的假道学进行评判,但仍属于儒,因为他们的思想大多取材于先秦儒学,使得儒学又一次焕发生机,但可惜的是未形成体系,也没能继续发展,影响范围很小。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下面分别介绍明清时期对国家巩固的政策:

明朝:中华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在北方、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政府主要设置军事机构镇守,例如设置都司和卫所,以巩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另外,明政府也鼓励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如移民屯垦、贸易互市、兴建学校、推行儒学等等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实现了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清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进一步稳固发展,由满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由於满族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稳定边疆,并对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开放的态度和政策,使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各民族的相互认同感。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清朝前期以强盛国力所奠定和巩固的中国疆域。

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出现雇佣关系。

2、商帮形成。表现:晋商、徽商开始垄断商业市场。

3、在困境中生存,遇到阻碍。表现:政府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繁重,关卡林立。

4、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标签: 明清 时期 中国 对外贸易 特点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