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纳兰性德的外貌

更新时间: 2024-06-02 12:26:22

纳兰性德的外貌

康熙江宁织造曹寅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这里的楞伽山人就是纳兰性德的号,写出了纳兰性德貌姣好。

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纳兰性德的长恨歌

《长恨歌》不是纳兰性德的,而是白居易所作,纳兰容若只是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引用了了它。《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也就是806年,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也就是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原诗为: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写此作品时,纳兰的结发妻子卢氏,已离世多年,长久孤寂的纳兰,总是抹不去与妻子在一起时的那些点滴快乐,总是抹不去心头似被月光镌刻上去一样的温暖回忆。于是写下此词以舒缓自己相思之苦。

纳兰性德的坟墓在哪里

清康熙年间的诗人杜诏,在其所著《云川阁诗》卷二提到,他与顾贞观登贯华阁,观看纳兰性德三十岁时的小像,突生感慨,写了两首绝句,其中有“风流休数鸳鸯社,只是伤心皂甲屯。”下注:“皂甲屯,其葬地也。”

在海淀区上庄乡皂甲屯的大队部门口,发现了当做垫脚石用的纳兰性德及其夫人的墓志。性德的志石字面朝上,刻字被踩踏磨损,有些字迹已辨认;夫人卢氏的志石字面朝下,幸未损坏,其中有“今以(康熙)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葬于玉河皂荚屯之祖茔”字样。这证明:皂荚屯即今日之皂甲屯。皂甲屯原属昌平县,1958年10月划归海淀区,皂甲屯村外有纳兰氏祖茔。

纳兰性德的身世及著作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至1685年7月1日),满族,实为蒙古族,满族正黄旗为政治身份,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纳兰性德的名字改回成德。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基本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标签: 纳兰 外貌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