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纸上谈兵的意思和道理

更新时间: 2024-06-03 21:47:46

纸上谈兵的意思和道理

纸上谈兵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的道理:做事必须要自己亲自实践,才可以做得更好,不然都是空话,容易出错。

纸上谈兵的意思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纸:书。上:上面。谈:谈论。兵:用兵。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造句:人们十分讨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夸夸其谈。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纸上谈兵的道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死书或者死书读是不行的。

(2)成功来之丰富的实践生活,而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3)做事情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是行不通的。

(4)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成功者源之生活。

纸上谈兵的道理是什么

纸上谈兵的道理是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空谈理论,空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空谈也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纸上谈兵的意思和道理

1、纸上谈兵的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死书或者死书读是不行的。成功来之丰富的实践生活,而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做事情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是行不通的。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成功者源之生活。

2、典故: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括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主人公是赵括。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指鹿为马主人公是赵高。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是谁

1、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是赵括。这个故事出自于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虽然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经验,不懂得灵活变通,只会纸上谈兵。

2、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因以少胜多,打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爱谈论军事,一般人都说不过他。因此赵括很骄傲,认为自己很厉害。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在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此时赵奢已经去世,主要是廉颇负责指挥全军。秦国就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果然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结果赵括只会按兵书上的条文来作战,导致四十多万的赵军全被歼灭,他自己也死于秦军的弓箭手下。

标签: 纸上谈兵 意思 道理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