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低保户的条件及补助标准

更新时间: 2024-06-02 17:47:01

低保户的条件及补助标准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低保户住院医疗费可以全部报销吗

低保户住院可以进行报销,但是并不是报销全部费用,而是在经新农合或城乡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还可以再次报销65%。

【法律依据】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低保户要交新农合吗

导语:大家都清楚,每年全国各地的低保标准是不同的,会受到各地不同的经济情况而发生变化。那么,低保户要交新农合吗?低保户需要缴纳新农合吗?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读。

低保户要交新农合吗

低保户不要交新农合,国家为了照顾农村当中的弱势群体,明确规定有以下人群是免交新农合费用:

1、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所谓建档立卡,就是给贫困户建立档案,把各家贫困户的困难程度和致贫原因等信息,进行登记,并给他们发贫困卡。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家庭。

2、农村低保户:农村低保户,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所以才会按月发放低保补助,帮助他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一年一人220元的新农合,低保户难以承担。所以一般低保户也是免除新农合个人缴费的。

3、五保户:农村五保户,是指没有继承人的农村老人。五保户一般由国家供养,集中的安排在敬老院,有自理能力的在家分散供养。他们的新农合,也是免除交费的。

2022年农村低保标准多少钱一个月

1、江西省

根据2022年1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22〕3号):

(1)将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0元,达到825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530元。

(2)将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60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5元,达到400元。

2、广西

2022年7月9日,《自治区民政厅关于提高2022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指导意见》(桂民函〔2022〕714号)发布:2022年,原则上各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含),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已达到或超过每人每年6000元的,参照防止返贫监测标准结合实际决定是否适当提高;建议城市低保标准低于2021年底全区平均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760元的市按2%幅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达到2021年底全区平均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760元以上的市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已经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以上(含)的市2022年暂不提高。

3、黑龙江

根据2022年7月20日《黑龙江省民政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有关工作的通知》(黑民规〔2022〕8号),从2022年1月1日起:

(1)全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669元/人月,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5292元/人年。

(2)全省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11484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6888元/人年。城乡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料护理指导标准分别按照不低于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十分之一确定。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之和,不得低于2021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4、北京市

2022年8月1日,北京市民政局网站发布了《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京民社救发〔2022〕202号),新标准从2022年7月施行。

根据通知可知,2022年北京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245元调整为1320元,上调75元;因标准提高所增加的经费,由各区财政负担。

调整依据:《北京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市政府令282号)、《关于建立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5〕13号)、《关于建立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6〕15号)。

标签: 低保 条件 补助 标准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