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马踏飞燕是什么时期的雕塑

更新时间: 2024-06-03 14:17:05

马踏飞燕是什么时期的雕塑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雕塑,又名马超龙雀。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马踏飞燕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

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汉代的车马出行仪仗队和出行图在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上是常见题材。马踏飞燕与其他车马相互衬托,体现了墓葬随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汉代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马被广泛地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等方面。马在汉代可谓战功赫赫,功绩卓著。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制品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马踏飞燕出土于什么墓

马踏飞燕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再加上用鸟形作底座,在艺术上实属一种创造。

为什么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最终选择将马踏飞燕作为旅游行业标志,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1、20世纪80年代,外国游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最感兴趣。马踏飞燕无论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能代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

2、自古以来,马就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旅行工具,与旅游有一定关系;

3、马具有积极上进、一马当先的精神象征。旅游业处于初创期,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预示着中国旅游行业繁荣发展、方兴未艾、前程似锦。

有马踏飞燕的城市代表什么

有马踏飞燕的城市代表中国旅游的标志,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是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标签: 飞燕 什么 时期 雕塑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