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柳公权的性格

更新时间: 2024-06-02 18:33:22

柳公权的性格

柳公权性情刚毅正直,其“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笔谏故事早已被后世传为佳话,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建功立业的进取雄心,柳公权面临严峻挑战,他并不畏缩,而是以积数十年的不倦磨炼之功,广泛熔铸,终于创造出自具新理异态的“柳体”,在唐中晚期一新面目,一展风采。

柳公权的故事

1、写诗助人: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2、以笔为谏: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穆宗为之改容,明白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3、三步之才: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4、致力学术:柳公权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

柳公权简介柳公权练字有什么秘诀

柳公权,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练字的秘诀是勤学苦练,民间有故事说柳公权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有一条河沟,在河沟处,有一条天然形成的“砚台”,仔细观察可看,河底的石头也有少许的黑色。这都是柳公权“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的成果。

柳公权的名言

1、赤子无愁声,沧海无惊浪。——唐朝中期著·柳公权《玄秘塔碑》译文:赤子不会发出哀叹的声音,海上没有偌大的海浪。

2、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译文:穆公为了它改换样子,就像用笔上谏。

3、心正如思,笔化浓山。——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译文:心思正了,下笔写字的时候就像山川一样的稳重。

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宋史》译文:提笔写字的时候,用心写字,心思正了,则笔就稳了。

5、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唐朝中期著·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译文:前几年虽然没有战争,但今年去没有回来。皇上的恩典何时能以报答,就像在春天里得到了舒适的衣服。

标签: 柳公权 性格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