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王道与仁政是一种怎样的主张 自古忠孝难两全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 2024-05-18 15:07:22

导读:我们学习古代思想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先去理解它的意思,这样才能它学习透彻了,在运用的时候才会手到擒来。那么,王道与仁政是一种怎样的主张呢?自古忠孝难两全是什么意思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王道与仁政”是一种怎样的主张

“施仁政,行王道”是儒家所主张的治国理念,“王道”指的就是先贤圣王之道,符合仁义治国的准则,仁政是把仁义作为治国的基本政治理念,“仁政”是“王道”的表现,“王道”是“仁政”的基础。“王道”的思想源于孔子的仁政,由孟子提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就像一个太极的图案,它们互为表里,而二者合起来就是“道”。“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灵魂,他从各个方面反复对仁进行阐释与完善。孟子在见到梁惠王时说道:“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仁政的理想最终指向了“王道”,这是孟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孟子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作为孟子社会理想的支撑点,在两个方面同时显示意义。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作为统治者,要知道“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仁政是孟子的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性善论则作为其内在的依据做出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性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

自古忠孝难两全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生逢乱世,想要做到忠孝两全确实是让人左右为难的。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浴血疆场,义无反顾,留下了“忠孝难两全”的历史悲歌。

所谓忠孝两全,指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者兼顾,妥善处理。华夏大地,自古就有介子推、李密、陶侃、花木兰等忠孝两全的动人传说。对国家尽忠,是公民的天职。我国颁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首条要求就是“爱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浩劫、饱受凌辱,却能生生不息,走出苦难,走向复兴,根本原因,就是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忠与孝是统一的两个方面,忠是放大的孝,孝是浓缩的忠。在忠孝发生矛盾时,就应舍小家为大家,义不容辞地服从祖国的需要。

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准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了你生命,将你抚养成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道是:“百善孝为先。”正因为此,我国古代即有举孝廉制度,强调当官必须要有孝道。听说现代有的企业招聘员工时,还加进了尽孝的内容,也是“孝”的与时俱进。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作为儿女,必须懂得孝敬父母,一个不知孝敬父母的人,即失去了做人的起码道义。不孝顺父母,安能孝天下?

想要做到忠孝两全,只能是辩证地对待忠孝的关系,主观上讲,效忠国家和孝顺父母是统一的,俗话说“尽忠于国,尽孝于家”;客观来说,忠孝之所以难两全,是一种不能消除的冲突,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人们只能在现实中对两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尽量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王道与仁政是一种怎样的主张,自古忠孝难两全是什么意思”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标签: 王道 仁政 怎样 主张 自古 忠孝 两全 什么 意思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