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芒种的含义

更新时间: 2024-06-02 15:30:38

①芒种的含义

芒种的含义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②芒种的种植方法和养殖

芒种的含义

1、保持畜禽笼舍清洁卫生,增强畜禽梅雨季节的抗病能力。笼舍内的粪便要清扫外运,牛在下雨期间要关养,防止被雨淋湿,降低体温而引发感冒。未配上种的牛只,赶快在暑天到来之前配上种。此时是养羊促膘好时机;切忌让羊在潮湿泥泞的地方吃草、休息,以免引起风湿病。

2、长毛兔及肉兔更怕梅季潮湿气候。兔舍要干燥清洁,在兔笼地面上撒一层草木灰或者石灰,饲喂的草料必须晾干,不能用带泥水青草喂,在料槽中放一些硬木炭给兔吃,便于吸收胃肠道中的水分,以防拉稀;幼兔在梅雨季节,易发生球虫病感染,可以在配合的饲料中加喂克球粉予以预防;做到舍内无臊气、无积污、无敌害。

3、加强对流感病毒、痢疾等疫病防治。

4、散养家禽及时购置,夜间适当进行保温。

③芒种的诗词和谚语有哪些

芒种的含义

芒种的诗词如下:

《芒种后积雨骤冷》宋范大成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涣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

芒种的谚语如下:

1、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2、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3、芒种夏至,芒果落蒂。

4、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5、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6、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④芒种的由来

芒种的含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起源很早,春秋时代首先确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后不断进行完善,到秦汉时期,芒种等二十四节气名称即已确立。高巍介绍,在汉代《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芒种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 的时候。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曾有这样的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⑤二十四节气芒种的含义及特点

芒种的含义

1、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

2、芒种节气的特点:

(1)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2)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3)6月份,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我国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标签: 芒种 含义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