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开州人过年习俗

更新时间: 2024-06-18 19:12:53

Ⅰ:开州人过年习俗

杀过年猪、吃腊八饭、扫扬尘、贴春联、除夕守岁、发压岁钱等。

1、杀过年猪:农村家庭在过年前要杀肥猪(俗称“杀过年猪”),至早立冬后,至迟腊月下旬,农村有“四六不开圈门”和“杀七不杀八”的风俗,腊月二十七、二十九这两天杀年猪的农户较多。只要开始杀年猪了,农村就开始有过年气氛了。

2、吃腊八饭: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这天开州人有吃“腊八饭”习俗。“腊八饭”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为甜味,农户人家喜欢吃咸味。

3、扫扬尘:每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这是开州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拂去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气氛。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过年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4、贴春联: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多、内容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5、除夕守岁: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我区民间在除夕之夜有守岁的习惯,俗称“熬年”。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不少地方在守岁时要备糕点瓜果,一家老小围坐一团,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6、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家里是吃完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人家是小孩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

Ⅱ:四川过年习俗

1、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他们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

2、四川过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3、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也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

Ⅲ:彝族过年时间及过年习俗

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就是过年了,每次过年都能够收到长辈给的红包,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吃。孩子们一定不会忘记过年习俗,那么你知道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吗?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彝族文化看看彝族过年时间及过年习俗。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在凉山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过年,但都在农历十月之内。

“库史”是彝族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过新年的前一个月,就在做准备工作了。过年歌里唱道:“计算着月份养猪怕猪长不肥,掺合精饲料来催,肥猪肥得站不起来;计算着天数酿酒,怕酒酿不好,盖上蓑衣压上石板发酵,酒味浓郁芳香;砍柴堆成垛,过年柴垛堆成岩。”

彝族“库史”源远流长,据彝族民间文学里记载:“彝族过年是一个名叫俄布科萨的人开的头。”由于历史冗长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如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拜年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

彝族过年,祖灵下面铺松针。松树青幽幽,象征永远常青。寒冬腊月里大雪压青松,青松照样青;青松坚忍不拔,象征子孙个个勇敢坚强。青松表粗皮厚,树心里有芳香的松脂,象征着人要象青松样要有善良心。彝族对松树评价特高。

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

掸尘:过年这天的清晨,全家老少齐出动,掸尘扫屋,要把病魔、祸害、霉气一齐扫除门外,干干净净、清清洁洁迎新年,祈盼来年清净平安、人体安康、风调雨顺。

Ⅳ:陕西过年习俗

吃饺子、逛大唐西市庙会、过年蒸花馍、祭把社火。

1、吃饺子: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为除掉一年的晦气,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2、逛大唐西市庙会:西安大唐西市庙会是盛唐时期我国最大的庙会之一,在中断千年之后终于再次和广大市民见面,融会了中西风情、雅俗共赏,已成为西安春节期间一道文化大餐。

3、过年蒸花馍: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之一,按照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开始蒸花馍,让再普通不过的麦面馒头,摇身一变,成为工艺品。当地人以拥有为喜庆-陕西地区独特的主食花馍。

4、祭把社火:民间社火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标签: 过年 习俗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