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学围棋的坏处

更新时间: 2024-06-02 13:34:17

(一)学围棋的坏处

1、下围棋趣味性特强,会下围棋的人往往都棋瘾很大,要是碰到一个势均力敌,水平相当的对手,往往如获至宝,有时下的兴头下,难以罢手,一定会挑灯夜战,通宵达旦。这种熬夜极大的破坏了人体的生物钟,对身体损伤很大,长此以往,必定会出现早衰的现象。

2、下围棋的人,大多正襟危坐,全神贯注。除了大脑高速运转以外其它肌体皆纹丝不动。古人云:久坐伤肉,久思伤脑。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容易患颈椎病,腰肌劳损,肌肉萎缩等症。

3、下围棋的人大多专心致志,心无旁鹜。严重者废寝忘食。下棋时对其它事物都浑然不觉。有时下了围棋忘了其它事情是家常便饭,如果有重要事情千万不要交给那些棋瘾挺大的棋迷办理。

4、下围棋的人都精于算计,历史上因一盘棋而下的吐血之时就屡见不鲜,比比皆是。这种竭精殚虑对大脑细胞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日本的赤星因彻就因为输了一局棋,而吐血现场,后来郁郁寡欢,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二)围棋的本质和精髓是什么?

1、贪不得胜,无理过分的贪着会使全局失去平衡导致失败,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因拼命抢空而被对方逆转,或因营救残子而大龙遭难的经验教训想必够多了吧。之所以下出贪着、无理之手,追根导源是对局时思路不正所致。若是心中时常想着全盘的平衡,便不会拘泥小处下出贪而无理之着。

2、入界宜缓,指对方的势力圈。缓,即平稳缓慢之意,在对方势力圈内应避免激战,不宜过于深入。

3、攻彼顾我,自己立足末稳,即欲攻击对方,这样反而会露出破绽。放攻敌必先安己。这也是一句简明易懂的格言。攻击时穷追不舍,曾几何时自己也落得个满身创伤,我想这种经验教训凡棋手皆曾有过。以一手棋的代价补强自身弱点,这本有稍缓之嫌,但围棋有着它令人难以相信的特点——起步慢者后劲足。说穿了这也是极其平常的道理,起步稍缓相对来说,毛病也少得多。反之,快速争抢地盘就势必出现漏洞。站稳脚根,缓缓而进,一旦进入攻势可无忧无虑地发起进攻,即将来有飞跃的可能性。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棋下得厚实未必就一定比占地迅速来得强。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厚势把对方先占的地域追回,那就会输棋。所谓攻彼顾我,达对棋手也有一个如何充分利用厚势的技术要求,还需杜绝缓着的出现。

4、弃子争先从全局出发,舍弃残子,抢占要点。这句话其实也并无奥妙之处,但对局者往往难以跳出局部利益的框框。

5、舍小就大舍小就大,这个道理路人皆知,但关键在于如何辨别大小。辨别大小的感觉如何,大概和对局者的对局频率是成正比的。不仅在收官阶段需要计算大小,序盘和中盘阶段也需计算大小,不过这种超越实际讨论范畴的大小观只能通过实战来认识。一局棋从开局至终局从广义上来说每一着棋都要衡量其价值之大小。以实空计算大小这并不难,如果计算实空便能解决问题,围棋就不会那么深奥莫测了。只有综合分析棋子的强弱、厚薄、根据(即眼形),以及攻防等各方面因素,才能正确估计一步棋的大小。

6、逢危须弃,遇到危险,就要毫不吝惜地弃子,如果包袱越背越重必然会遭致全局的危机。弃子必有所得,逃孤必有所失。弃子之后将来可见机行事而逃孤可能负担越来越重,危及其他。因此逢危须弃子。

7、慎勿轻速,下棋需先将自己的棋形下好,切忌盲目争先。“轻速”二字似乎有多种解释,以上是我对此二字的理解。围棋十诀是开导棋手如何注意棋形,并非谈论精神状态,因此我认为“轻速”是指盲目争先。这句格言提醒对局者不可满盘乱窜,到处觅食,而应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形状。

8、动须相应,对方兵来,我方将挡,在气势上—定要压倒对方。这是围棋十诀中最难理解的一句,我试将此句作以上解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方如挑起战端,我方也应作出相应的回击。若是稍有解怠,被对方在此连下几步就不好办了,围棋是每方一步交替进行的竞技,因此在重大的战斗中必须严阵以待,回击对手。

9、彼强自保,如果对方势强,就应巩固自身,将棋下厚,切勿靠近对方厚壁。避实就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从政治斗争到小孩打架都无例外。围棋起源于战争的游戏,同时,正因为围棋包含着露骨的为生存而战的内容,在当今世界上,围棋是富于魅力的。

10、势孤取和,孤身处于对方的势力圈中,应力图避免交战,保全自身。这和“入界宜缓”十分相似。

(三)如何下围棋

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落子后不得移动,下围棋最需要知道的规则就是气、提子、禁着点。

气,各棋子在棋盘上,与其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提子,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禁着点,棋盘上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则为“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标签: 围棋 坏处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