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栗子大米的历史故事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58:09

栗子大米的历史故事

栗子大米的历史故事

栗子大米的历史故事:

栗子历史悠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秦说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为《诗经》作注也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地方不及也。”由此可见,中国的劳动人民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栽培栗子。

小麦和大米的区别

栗子大米的历史故事

1、本质不同: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学名:TriticumaestivumL.)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

2、外观不同:小麦: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大米:米粒粒形呈细长或长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加工时易破碎,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3、作用不同: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大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

大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栗子大米的历史故事

1、婴儿辅助饮食。

2、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

3、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4、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

5、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6、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少,所以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但在午餐和晚餐时食用大米,较面食而言更有利于人们减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一般食用大米作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

7、脂肪含量约1.3-1.8%,其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含量较高,一般占全部脂肪的34%,比菜籽油和茶油分别多2-5倍。

8、禾(小米)、稻、稷(高粱)、麦、菽(豆)称为“五谷”。(稻即是未加工的大米)

标签: 栗子 大米 历史故事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