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逐渐消失的宁波传统民间艺术

更新时间: 2024-06-02 23:39:17

逐渐消失的宁波传统民间艺术

宁波,简称为甬,甬剧是宁波文化里传统民间艺术的精髓。近年来,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没听过看过了。那些逐渐消失的宁波传统民间艺术有什么,而又你知道哪些呢?随本文一起来看看吧!

甬剧:

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市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与浙江的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姚剧:

姚剧原名“余姚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余姚、慈溪、上虞的一种汉族地方戏曲剧种。1950年后定名为姚剧。姚剧是在当地汉族民间歌舞曲艺“马灯”、“旱船”、“采茶篮”、“崔冬冬”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余姚一带,姚剧又被称作“灯戏”、“灯班”。

舞狮:

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队,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狂舞狮子在中间嬉打、咬打、抢灯等动作,四周围观群众。

赛龙舟:

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当比赛开始时,划船人员头高高地昂起,一人站立于龙舟前身敲锣指挥,服装与龙舟同色,一声鞭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闹,先到终点者为胜。宁波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

东晋时上虞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会稽的梁山伯同学三年。后祝英台先归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访,才知其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许马氏子。后山伯为县令,勤政爱民,死于任上,葬在城西乡。后祝英台过山伯墓,痛哭呼号,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现宁波西乡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庙。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电影、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范围非常之广,涉及并流传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泥塑——宝鸡的古老民间艺术

凤翔泥塑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汉族民间手工艺,登上中国生肖邮票,应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这辉煌就像流星一样,从六营村的天空迅速滑落,快得让人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我们应该要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别等这项手工艺失传了,再来后悔。本期的宝鸡文化,就来了解古老而传统的汉族民间手工艺。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据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汉族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

挂虎

挂虎属其挂片类,虎头暴额突睛,传统的制作色彩强烈鲜艳,双眉为两条相对的鱼(起源于6000多年以前的仰韶文明的彩陶纹饰),鼻子为人祖,有趣的是鼻子中插着三根火红的辣椒,据泥塑艺人解说,民间话说妇女的泼辣,借之渲染虎的厉害。这种醇醇的民风,就自然的融入到其中。虎头的“王”字为牡丹所替代,象征富贵。虎面的其他纹饰多为五谷、花草、蔬果的结合,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虎面上还绘有宝葫芦,《诗经》中有云“瓜瓞绵绵”,其象征子孙昌盛。

坐虎

坐虎前腿立后腿坐,形态极度概括,但不失虎的神韵。面部紧凑,耳朵夸大,显其威严。躯体饰以莲花、牡丹等纹饰,浓艳大方,很富有观赏性。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当初凤翔六营村的泥塑艺人从未见过虎的模样,他们却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民间百姓心目中大美无边的理想老虎的形象。这所有虎的造型都与虎的原形有着很大差距,但无一不具虎的神韵和气势。

这种理想化创作是与当地的风俗相互影响着的。我们当地风俗,遇到小孩满月、百天、周岁,亲友们通常以坐虎相赠,置于炕头上,以表达他们对小孩长命、富贵的祝福。虎,就成了这种质朴情感的寄托。同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民间习俗前门帖门神,后门悬挂虎。虎,这时成为正义的化身,用以驱魔辟邪。

其十二生肖泥塑极具特色,农历马年,发行的生肖邮票是以凤翔泥塑马为图创作的。被选中泥塑马的创作者胡新民为胡深侄子,他在祖传泥塑手艺的熏陶、染指及自己的刻苦钻研、大胆创作下,在八二年三月创作完成。作为秦汉文化重地的民间艺术品,马的前图案为秦汉时期的双獾纹,表示青梅竹马;五个墨点表示五子夺魁;马鞍上的图案为青铜器上常有的角形阴阳纹,表示生息养生;马尾上的十二道纹络,代表天干地支,表示生死轮回永不停息;马后还有七点,代表北斗七星,表示老马识途、吉(七)星高照。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

但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这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变异。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如今凤翔泥塑已远销海外,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等,同时每年有着大量的到访者,参观、购买,村年人流量可达十万人,六营村也被评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泥塑是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陕西省凤翔县的胡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民间艺术灯笼制作方法

1、制作骨架。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立方体或圆柱体,最好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如果不好找,细长条状的硬纸板和烧烤用的竹签也可以,结实程度和柔韧性会有所欠缺,但摆在室内也是很不错的装潢。

2、制作灯身。在文房四宝店买几张白色、红色的普通宣纸或者洒金宣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了。书法、绘画、剪纸,都可以在小小的灯笼上一展风采。糊好后,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看起来更为雅致,很像古式的宫灯。如果不太擅长书画,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供参考。用一张薄纸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样,再将这张薄纸和深红色宣纸重叠在一起,用单刃刀片将字迹挖掉。拿掉薄纸,红宣纸上就出现了镂空的字迹。用白色宣纸做灯身,红宣纸糊在里面,烛光或灯光从镂空处映射出来,效果相当漂亮。

3、制作光源。如果放在室内,只需要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如果想提着出去,最好用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电路。也许看起来有一点点粗糙,但在元宵佳节里点上一盏自己手制的灯笼,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民间艺术瑰宝:大庆叶贴画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种类繁多,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文化自然是少不了的。大庆的叶贴画文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下面一起来大庆文化里看看吧。

全世界共有植物40余万种,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形态和色彩,例如披针形、倒披针形、卵形、倒卵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20多种叶形。有的叶缘还有多种变化,有锯齿形、波纹形、缺刻形;有的表面光滑,有的布满茸毛;有的坚挺,有的柔软。

真是叶叶不相同,片片有变化。每种叶片都有它的特点和魅力,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欣赏,就会为它的美丽形态和精细结构而赞叹。利用各种植物的枝叶可以制作出风格独特、形式新颖的叶贴艺术作品——叶贴画。

叶贴画主要是利用植物的叶片,不过,植物的花朵、茎干、枝条中也有很合适的制作材料,特别是叶贴花鸟画,起连接植物叶片、花朵作用的枝条在画面上也非常重要,它相当于绘画作品中的线条。

制作叶贴画,首先得采集各种植物枝叶。采集完植物叶片后要进行整理,经过整理后的材料,要用吸水纸层层叠放,用夹板捆住压实,有条件的要放入烘箱内烘干,没条件的则要放到阳光下自然风干。经过上述这些加工、整理过的材料就能用于叶贴画的制作了。

叶贴画的制作一般经过立意、构图、选材、制作、装饰等步骤。而画框、底板(三合板)、衬纸、粘合剂、颜料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其中,粘合剂的选择很重要。首选的粘合剂是用来粘合木材的白乳胶。白乳胶无臭无毒,而且干燥快。市面上的白乳胶有两种,一种胶液干燥后胶膜呈白色,一种胶液干燥后胶膜呈透明状,通常选后者。

制作叶贴画,要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植物枝叶原有的形态特征。虽然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剪切、拼接、重叠。

标签: 逐渐 消失 宁波 传统 民间艺术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