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显微镜是如何发明的

更新时间: 2024-06-02 12:23:34

一,显微镜是如何发明的

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由荷兰眼镜商亚斯·詹森发明的,但他没有用显微镜做过重要的科学观察。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

二,毛笔是谁发明的

1、毛笔是蒙恬发明的,传说在战国末年秦国将军蒙恬在镇守北方时,见匈奴以兽毛沾颜料绘图,因为前方战况告急,才改学匈奴人用兽毛沾颜料写在丝卷书写军情,此后就毛笔就流传开来。

2、先秦时,毛笔有多种名称,如聿、不律、弗等,后统称为笔。而毛笔之制造在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较为进步,功能也较完善。

3、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11号墓中,发现的陪葬物中有三枝以竹为杆,笔杆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笔头的底部藏于腔内,以麻丝裹着并涂漆在上面,带有笔套、大小长度都与今日使用的毛笔极为相像。

三,九章算数是谁发明的

《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刘徽为《九章算术》所作的注本。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四,地震仪谁发明的

张衡。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我国东汉时代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制成世界上最早“地震仪”-地动仪。地震仪为铜铸,形状像一个酒樽,四周有八个龙头,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经过公元134年甘肃西南部地震试验,证实检测地震准确性。

地震仪发展史: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由意大利科学家卢伊吉·帕尔米里于1855年发明,它具有复杂的机械系统。这台机器使用装满水银的圆管并且装有电磁装置。当震动使水银发生晃动时,电磁装置会触发一个内设的记录地壳移动的设备,粗略地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

五,能量守恒定律是谁发明的

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个创立者是德国的科学家迈尔,1842年他发表的论题是:《论无机界中的力》;

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二个创立者也是德国的科学家亥姆霍兹,1847年他发表的论题是:《论力的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三个创立者是英国的科学家焦耳,1849年他发表的论题是:《论热的机械当量》,后来将三个不同的论题定为“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发现而没有发明的说法。

标签: 显微镜 如何 发明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