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中国传统汉代礼仪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4-06-02 14:25:43

中国传统汉代礼仪有哪些

礼仪在古代指礼节和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汉代礼仪是古代认可度最高的,那么汉代礼仪都有哪些呢?一起来中国礼仪文化里看看。

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于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中国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

1、枣糕

枣糕又叫切糕,是北方人爱吃的小吃,相传是关羽最先做出来的。那年关羽逃到涿州,卖绿豆有点积蓄后,开了个卖黄米糕的小铺子。

一天,一个连饿带病的孩子倒在铺子前,关羽见了,把他抱进屋里,给他吃的,还抓药治病。孩子病好后,关羽又给他找了个看枣园的活干。这孩子为了感谢关羽的恩情,就向主人要了筐红枣拿回来孝敬关羽。

不巧关羽在外卖糕去了,铺子里只剩下个帮工。帮工正忙着蒸糕,在撒黄米面。他见这孩子提一竹筐红枣回来,就骂道:“小子,不好好给主人干活,偷红枣干什么?”

这孩子性子急,受了委曲气得跳脚,抓起红枣朝那帮工脸上扔过去。那帮工一闪身,红枣落到锅里,撒了一层。小孩抓起红枣边扔边跑,帮工的边骂边追了出去。

关羽回来,见正在蒸糕,热气腾腾的,也顾不得细看,又撒了一层黄米面后,盖上盖子继续蒸。等到糕蒸好,关羽切糕,见有红枣夹在黄米糕里,觉得奇怪,就问怎么回事。

帮工一看,也傻了眼,说:“糟糕!这不是我干的。”关羽听错了,说:“枣糕!说得倒好听,谁叫你把红枣放在黄糕里去的?”帮工只好一五一十讲了一遍经过。

这时,那小孩回来,将他送红枣的事讲了。关羽听后,气消了一半。怎么办呢?一锅黄糕扔了又可惜,红枣也是能吃的东西,不如先尝尝再说。关羽切下一块,吃了几口,觉得这糕又香又甜,比原来的黄糕好吃。

他就推着枣糕上街叫卖,买糕的人吃了都说好吃,不一会儿就全卖光了。从此,枣糕流传开了。

2、灌肠

张飞在涿州城里卖肉,生意越来越好,遭到很多同行肉铺的忌恨。他们又打不过他,就想在暗中使坏。

一天,张飞宰了一口猪,把那猪大肠洗干净后,和肉一起放在锅里,煮一煮。此时正巧有人找他去商量买猪的事,他急忙离开,忘了关门。有两个想害张飞的同行看见,趁机溜进他铺子里。他俩东张西望,看见案板上的碎肉,就把旁边盆里的面粉,和碎肉拌在一起,灌在猪肠里,然后把猪肠压在锅底,就跑了。他俩想:“这肠子煮熟后不知是什么怪味道,让张飞砸牌子。”

张飞是个粗心人,等肉和肠子煮熟后,才发现有几节猪肠胀鼓鼓的,觉得奇怪。他用刀子切开,见里面是碎肉面粉,就尝了几口,味道不错,比光吃肠子和光吃肉的味道都好。他这才仔细一瞧,案板上碎肉和盆里的面粉不见了。他明白了,一定是有人来搞了名堂。

不过,他认为,自己爱吃,别人也会喜欢。于是,干脆正式往肠子里灌碎肉和面粉搅拌的馅,他还特地配上了点佐料。做好这种灌肉的肠子,他上街卖,围观的人很多。有的问,这是什么玩意儿;有的问,尝一尝可不可以?张飞说:“管尝,管尝!”人们把“管尝”听成了“灌肠”,吃了都说好吃。

大家夸张飞人粗心细,灌肠做得真不错。张飞正愁这东西没有名字,一听大伙叫灌肠,很高兴,也就大声叫卖起来:“买灌肠,买灌肠!”从此,灌肠这食品就流传开了。

十大中国传统糕点推荐

1、桂花糕——是以糯米粉、糖和桂花蜜等原料制作而成的,不仅味道香甜可口,而且还带有浓郁的桂花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2、驴打滚——是用糯米粉、黄豆面、白糖和豆沙等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的,口感十分绵软香甜。

3、豌豆黄——是用豌豆和白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仅色泽美观,而且味道清香可口,就连慈禧太后都非常喜爱。

4、茯苓糕——是以茯苓磨成的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还具有祛湿健脾的保健功效,老少皆宜。

5、老婆饼——是以糖冬瓜、面粉、鸡蛋等食材制作的,外观色泽金黄,味道香酥可口,甜而不腻,深受全国各地人们喜爱。

6、绿豆糕——是以绿豆粉、猪油、白糖等原料制作的,不仅口感清香绵软,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糕点。

7、凤梨酥——是以面粉、菠萝、冬瓜、黄油等原料制作的,在台湾地区经常被用作祭拜时的贡品。

8、定胜糕——是以糯米、粳米、白砂糖和红曲等原料制作的,糕点外观色泽淡红,味道清香,入口松软香甜,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

9、马蹄糕——是以马蹄粉和马蹄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仅外观色泽晶莹,而且味道十分香甜可口。

10、海棠糕——因形似海棠花而得名,海棠糕是以面粉、花生、豆沙和猪油等食材制作的,味道十分香软可口。

标签: 中国 传统 汉代 礼仪 哪些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