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蚂蚱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15:10:37

蚂蚱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

蚂蚱的另一个名字可称为蝗虫,另外也可称为飞蝗、蚱蜢、草蜢,各个地方的方言不同,所以叫法也有所不同。

蚂蚱是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敌人。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雌雄异体,自然交配,自然条件下1年可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蚂蚱口大,下巴发达,蚂蚱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等地区。

蚂蚱不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铁、锌、锰等营养物质,而且许多大型饲料厂家都需蚂蚱磨粉做动物饲料添加剂。蚂蚱含丰富的甲壳素,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仅为5.25%,主要取食禾本科的青草。

蚂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蚂蚱的主要特点是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达,尤其后腿的肌肉犟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

蝗虫是一个大家簇,种类繁多,纷繁复杂,目前世界上已经存在1万多种蝗虫,在我国也有1千余种。这些不同种类的蝗虫,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有的形态大小不同,有的花纹颜色有异,还有的食性不同,甚至其它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区别。蚂蚱是蝗虫的俗称,在农村有许多地方,对蝗虫的叫法都不一样,如把蝗虫叫做蚱蜢、草蜢、蚂蚱、蚱虫、土蚂等等,只不过是对蝗虫的不同叫法。目前蝗虫在境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最多,主要是沙蝗和土蝗。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

1、所属类别的不同:

蝗虫(俗称“蚂蚱”):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

蚱蜢: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与蝗虫属同类,但不同种。

2、生活习性的不同:

蝗虫:蝗虫的特点在于周期性的种群大爆发,并能长距离迁飞。蝗虫从散居个体转变成喜欢群体生活的个体,是飞蝗形成大规模群体、长距离迁飞和成灾的重要原因。

蚱蜢: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吃的是禾本科植物,所以也会对水稻和豆类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3、外形上的区别:

蝗虫(俗称“蚂蚱”):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

蚱蜢: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

蚂蚱的生理特性及生活方式

蚂蚱的生理特性:蚂蚱也叫蝗虫,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往往大批地集中产卵,需要较高的体温,以促进和适应生理机能的活跃。

蝗虫个体发育过程:

1、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个体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像这样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2、蜕皮: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脱掉原来外骨骼的现象叫蜕皮,每蜕皮一次,幼虫就增加一龄,蝗虫的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若虫蜕皮5次后,也就是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

3、一个世代: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 蝗虫的发育过程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世代,夏蝗是蝗虫秋天产的卵,在土里越冬,到了第二年,大约在五月间,越冬卵就孵化成第一代蝗虫,即夏蝗,夏蝗发育成成虫后,经过十多天,就交配和产卵,卵经过十多天,便孵化为第二代,即秋蝗。

标签: 蚂蚱 一个 名字 什么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