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什么是正确贴秋膘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34:28

①什么是正确贴秋膘

秋季是个需要滋补的季节,处于冬夏之间,要养好身体,来迎接寒冬。很多地方有“贴秋膘”的习俗,“以肉贴膘”,增加营养。那么什么是正确贴秋膘?怎样贴秋膘?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什么是正确贴秋膘

1、注意选择食物种类多摄入应季蔬菜水果。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很多作物都成熟了,可以选择的蔬菜水果种类也会更多。虽然现在很多蔬菜水果是一年四季都有,推崇顺应时节选择食物,自然成熟的食物会更加具有风味。

2、摄入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是一年四季都需要摄入的,并不是在秋季才独有的营养需求。相比用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来贴秋膘,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更值得选择。

3、适量摄入坚果。

秋季很多坚果都成熟了,比如核桃、板栗、松子、开心果等等,正是食用坚果的好时候。

对于现代人来说,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贴秋膘”不应该只停留在“吃饱”上,更应该“吃好”,那就是讲究营养均衡合理,所以对贴秋膘一事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

怎样贴秋膘

1、控制总量,分散食用

首先,若不想让“贴秋膘”变成增肥,控制食物的总量就很重要,每周都最好有水产品和畜禽肉,但成人摄入的总量要

②立秋后如何贴秋膘

什么是正确贴秋膘

立秋后贴秋膘可以这样做:一、少吃红肉,多吃白肉。红肉指的是猪肉、牛肉、羊肉等,而白肉是鸡肉、鸭肉、鹅肉、鱼肉等。还可以把白肉做成荤素搭配。比如青椒炒鸡肉、萝卜炖鸭肉、土豆烧鹅等。红肉也可以吃,我们选择纯猪瘦肉、纯羊瘦肉、纯牛瘦肉等。这样的贴膘方式就比较轻松了,要不然一个秋天就得长好多斤,实在不划算,我们常说腰围越宽,寿命越短,我们不能因为一句古话,就把我们的身体催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科学贴膘,科学养生。比如我们在吃火锅的时候,我们就可首选瘦肉、鱼肉、鸡肉、鸭肉等脂肪低的食物,搭配豆腐、菌类、蔬菜一起吃,这样营养吸收比较均衡。二、贴秋膘还可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养肺。比如白萝卜、山药、豆腐、杏仁、莲藕、白扁豆等这些食物,可以和瘦肉类一起炖或者炒、或者煮,味道很好,更重要的是营养搭配合理,不会越吃越胖,而是平补。

③贴秋膘简介

1、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

2、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而如今,年轻女性往往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

④贴秋膘七大不要

1、不要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要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

3、不要过度进补: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要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健胃。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5、不要重进轻出:养生专家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既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畅通。

6、不要以贵贱分高低: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治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红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以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7、不要长期用单一补品: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标签: 什么 正确

天气预报查询一周-www.15tqw.com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站天气仅提供参考,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有任务合作意向可联系我们
电话:邮箱:
闽ICP备18026954号-24